">
近日,重慶一名初中班主任在社交平臺發布“抵制網絡爛梗進校園”的視頻,引發廣泛關注。
???????
視頻中,該班主任發現班上學生使用“唐人”一詞嘲笑同學,經查閱后得知該詞已演變為影射“唐氏綜合征”的侮辱性網絡爛梗,隨即在班內嚴肅批評并教育學生。
該班主任稱:“我不知道‘唐人’是什么意思,作為歷史老師,我唯一知道的就是唐人街,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文化符號,所以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我就去網上搜,結果我越搜越生氣,這句話已經引申到了說別人是‘唐氏綜合癥’。”
她強調 “人有三不笑,不笑天災、不笑人禍、不笑疾病,更何況是用某一種很嚴重的疾病的類型,來作為一個網絡爛梗來攻擊別人,不管你是攻擊了我們的同學還是其他人,你用‘唐人’這個用疾病命名的一個爛梗來攻擊別人,對那些患這個疾病的人也很不尊重。所以我不希望我們班再出現這樣的一個情況?!?/p>
在該視頻走紅后,這名班主任的行為得到不少網友的認可,“什么時候開始拿疾病嘲諷人了?”
9月8日,該班主任表示,經過引導,學生們理解了該詞的不當含義,已經停止使用該梗,被嘲笑的學生也獲得了道歉。
這并非網絡“爛?!钡谝淮我l擔憂。此前,中國青年報的一項調查顯示,69.0%的受訪者擔心網絡“爛?!狈簽E影響青少年“好好說話”,受訪家長對此有擔心的比例更高,為74.4%。超半數受訪者認為網絡“爛?!睍е虑嗌倌陙y用詞匯和養成不文明的語言習慣。
“青少年喜歡玩‘?!衅涮厥庑睦硇枨螅绔@取認同、給自己解壓等。家長和教師要重視網絡現象、網絡亞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適時幫助青少年提高思辨能力和網絡素養,同時也要特別注意一味批評反而可能觸發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孫宏艷指出,社交媒體平臺也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主動發揮正向引領作用,把好語言、內容關,為青少年推送健康向上的網絡內容。
山東大學文化傳播學院副教授周妍認為,學校教育要加強語文教育,從青少年的閱讀內容和閱讀方式出發,引導他們多閱讀經典文本,用更多優美的語言塑造他們的表達方式,增強對網絡“爛?!钡牡挚沽?。
你還有哪些建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