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網消息: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2025年發布政策,推動新能源上網電量全部進入電力市場,上網電價通過市場交易形成。最近,新能源全面入市在山東率先落地,電力市場化改革邁出關鍵一步。
在山東省臨沂市,全國首次新能源增量項目機制電價競價正在進行當中。在首輪競價中,有3000多個新能源項目參與,覆蓋風電、太陽能發電兩大類別。
國網山東電力發展部統計經營處副處長謝紅濤介紹,這次競價采取了封閉評審模式,確保競價結果的公平公正。目前,已全面完成競價材料提交、資質審核、價格出清等流程,最終的結果將于近期公布。
這次競價形成的新能源機制電價,相當于一個動態的“價格保險”。當電力市場價格低的時期,“價格保險”會支付費用保證項目得到入圍時獲得的電價。當電力市場價格高的時期,“價格保險”會回收項目高于入圍電價的收益。
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價格處副處長史華南介紹,機制電價競價類似于投標,可以從“量”和“價”兩個維度來理解。“量”可以理解為能“中標”的總規模,這是根據年度風電、光伏等消納責任權重完成情況等因素確定的。在這個總量之下,按照企業申報價格由低到高的方式入圍,“中標價”取入圍項目的最高價。這樣能夠有效實現新能源“量”的合理增長與“價”的有效競爭。
山東是全國電力市場建設綜合改革試點,既有充足的用電需求,又是全國新能源裝機大省。2025年度夏期間,山東電網負荷8次創歷史新高,并首次突破1.3億千瓦。同時,截至2025年8月底,山東新能源裝機達1.2367億千瓦。
山東省新型電力系統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曹相陽表示,在新能源全面入市后,其收益邏輯從“有保障的穩定收益”轉向“基于市場價格的競爭收益”。市場價格主要受不同時間、不同區域的供需關系影響,也就是說需求越大,價格也就越高。這就倒逼了新能源企業更加聚焦成本控制和技術創新,也推動了相關行業從“規模競賽”轉向“效益比拼”。
電力用戶找“時間差”降成本 發電企業拼“硬功夫”增收益
記者了解到,本次改革對居民、農業用戶電價水平沒有影響,這些用戶用電仍然執行現行目錄銷售電價政策。工商業用戶電價將隨電力供需、新能源發展等情況合理變化。新能源全面入市后,工商業等電力用戶如何降低成本?對新能源發電企業來說,如何通過競爭獲取收益?
在山東諸城,全球最大的胎圈鋼絲生產企業的拉絲機加足馬力24小時運轉。作為用電大戶,電費支出是企業生產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能源入市后,企業可以根據更加靈敏的電力市場現貨價格來排產。
作為發電企業,市場競爭帶來的變化更明顯。在山東濟寧市的一個光伏項目現場,光伏板支架正在搭建,規劃容量70兆瓦,計劃年底前并網投產。這個增量新能源項目也參與了本次機制電價競價。
從山東這次競價規模比例來看,風電占比明顯高于光伏。山東德州華能的4個風電項目同樣參與了本次競價。
專家表示,電力轉型成本與工業結構調整息息相關。既要保證電力的長期穩定供應,又要保證電力商品價格可承受,本次改革有望讓新能源發展與制造業升級的步伐更加一致。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規劃發展部副主任韓放表示,對新能源企業來說,能夠激勵企業更加注重項目經濟性,通過技術創新、優化運營等方式提升市場競爭力。對售電公司和工商業用戶來說,需要根據市場價格變化,制定靈活的交易策略和用電方式降低成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