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記者 姚赟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8件傷害類案件技術性證據實質審查典型案例,其中男子劉某甲誘騙、脅迫女友長期服用藥物致傷一案,值得關注。
劉某甲和女友劉某乙均出生于2001年,兩人沒有工作。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劉某甲為了長期控制劉某乙,明知長期超劑量服用激素類藥物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仍購買多瓶地塞米松,以保健品的名義誘騙女友服用。
劉某乙因服用藥物身體出現狀況后,劉某甲又編造謊言脅迫其繼續大劑量服用。其間,他還毆打劉某乙并阻止其就醫,導致劉某乙身體出現嚴重損傷。2021年8月,劉某乙被診斷為“雙側藥物性股骨頭壞死”,并進行手術治療。
經鑒定,劉某乙服用“地塞米松”與股骨頭壞死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構成重傷二級;服用“地塞米松”致雙側股骨頭壞死,經左髖關節置換術治療,構成九級傷殘,伴有長期骨質疏松等癥狀,因病導致精神重度焦慮、抑郁,曾多次試圖自殺。
2023年5月25日,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人民檢察院對劉某甲涉嫌故意傷害罪提起公訴。2023年11月23日,廈門市集美區人民法院一審判處劉某甲有期徒刑六年六個月。檢察機關認為量刑不當,提出抗訴。2024年11月11日,福建省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故意傷害罪改判劉某甲有期徒刑九年。
案件辦理過程中,劉某甲辯稱不知道藥物副作用,否認具有主觀傷害故意。檢察機關一是引導公安機關收集短信、微信記錄、上網瀏覽記錄等,查明劉某甲預謀實行犯罪過程長達一年多;二是引導公安機關調取完整購藥記錄、支付記錄、就醫診斷證明等,準確認定被害人服藥劑量,并委托重新鑒定,證實過量服藥與傷情的直接因果關系。
最高檢普通犯罪檢察廳負責人表示,傷害類案件技術性證據往往涉及多領域多學科的專業知識,存在一定的專業壁壘。檢察官在審查過程中,要注重與檢察技術人員的協同履職,注重發揮檢察技術人員的專業優勢,破解專業難題。通過對技術性證據實質審查,推動查清事實、依法追責、精準量刑,協同提升審查的專業化、規范化水平,做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切實提升司法公信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