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張艷 張理晶)“您可能以為,這是大海,這是汪洋吧?不,這是崇明島島外的長江!”隨著電視紀錄片《話說長江》熟悉的片頭音樂響起,86歲高齡的陳鐸先生緩緩走上舞臺,一句經典解說拉開了這場長江文化視聽盛宴的序幕。9月13日,2025長江文化藝術季·“視聽長江”網絡傳播周在武漢啟動。隨著“話說長江”“再說長江”“新說長江”的故事鋪展,現場13省(自治區、直轄市)嘉賓被帶入到了長江文明之變的壯麗畫卷與時代敘事中。
1983年,中央電視臺播出紀錄片《話說長江》,40%的收視率創造了迄今為止中國紀錄片收視率的神話。86歲的著名主持人陳鐸因《話說長江》而家喻戶曉。9月13日,滿頭銀發的他一登臺,便獲得熱烈掌聲。“長江有著太豐富的內容,我們選用‘話說’這個中國人最熟悉的章回體小說形式,一段一段來呈現。”他說,當時央視用能夠調動的最好的視聽手段,把長江的聲音、山水風貌、人文歷史以及古往今來的發展變化介紹給觀眾。
啟動式現場,國家廣電總局發布了“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第七批推薦劇目,《去桃花盛開的地方2》《真探·一九三八》等94部微短劇脫穎而出;湖北省廣播電視局發布了首屆“視聽長江”微短劇劇本大賽優秀劇本名單,《萬家燈火徹夜明》《錯過你的兩千年》等50部作品入選。
“要深入一線,聚焦長江沿線,從云夢秦簡的法治之光到天門石家河的神秘文明,從中國光谷的科技創新到宜昌三峽的綠色奇跡……”活動主辦方表示,“新說長江”用鏡頭捕捉、用光影講述長江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韻、發展之新,力求讓長江文化在云端“活”起來、“火”起來,實現億級傳播的“破圈”效應。
活動現場,微笑天使藍色江豚IP、受勾踐劍啟發孕育IP“小劍劍”、從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奪冠歸來的光子機器人現場一一亮相、一邊跳舞,一邊說長江……從雪域高原到長江之濱,長江流域13省(自治區、直轄市)紛紛講述著沿線的長江故事,長江文化IP紛紛出圈,承載著長江文化傳承的使命與榮光。
本次“視聽長江”網絡傳播周將持續至10月底。9月13日至16日,70余位視聽創作者、主流媒體記者組成的采風團隊將分兩路深入武漢、宜昌、荊州、天門、云夢等地,探訪、體驗并記錄長江流域的歷史底蘊、生態成就與發展活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