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通訊員李敏慧 李佳豪)“就借個身份證給我哥,能有多大事?”直到檢察官拿著異地酒店登記記錄找上門,社區矯正對象陳某才意識到,自己這個“順手幫忙”的舉動,差點讓緩刑考驗期“泡湯”。近日,湖北省赤壁市檢察院通過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發現并糾正一起社區矯正對象出借身份證的違法情形,有效防范了脫管漏管風險。
9月8日,承辦檢察官介紹了案情始末。
今年7月底,赤壁市檢察院運用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日常巡查時,發現處于嚴管期的社區矯正對象陳某的身份證,在鄰縣一家酒店有入住記錄。社區矯正對象未經批準不得離開執行地,更何況是嚴管期對象。檢察官迅速展開調查,通過核驗手機定位信號,確認陳某當天并未離開赤壁,但酒店登記信息、付款記錄卻均顯示為陳某本人。酒店工作人員也堅稱,“核對過身份證和本人,一致無誤。”
面對檢察官的詢問,陳某辯稱:“是我哥借了我的身份證,房間也是我幫他訂的,我本人沒去。”檢察官嚴肅告知:“居民身份證嚴禁出租、出借,你的行為已違反法律及監管規定,若身份證被用于違法犯罪,你還需承擔相應責任。”
盡管現有證據不能認定陳某存在擅自外出行為,但其出借身份證的做法,已嚴重影響矯正監管效果,增加脫管風險。據此,赤壁市檢察院依法向相關部門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建議對陳某加強監管和法治教育。相關部門采納建議,將其列為重點管控對象,實施每日定位打卡、每周當面報到等嚴管措施。若陳某再次違反監管規定,情節嚴重,將依法對其提請撤銷緩刑,收監執行原判刑罰。
“早知道借身份證后果這么嚴重,當初說啥我也不借!”陳某后悔不已。
“社區矯正不是‘放長假’,有正當理由確需外出的必須提前請假,身份證、定位手機等監管工具一律不得外借。”辦案檢察官提醒,切莫因“小聰明”丟掉來之不易的矯正機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