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軼(右)、陳泳汐領唱《我們就是長江》。

青年歌唱家龔爽演唱《三峽之書》。
本組圖片均由長江日報記者何曉剛 攝
□ 長江日報記者樊友寒
“風已起舞,云在漫步,長江在此寫下絕美一書。” 聚光燈下,中央民族樂團著名歌唱演員龔爽的歌聲如江水般緩緩流淌。
9月15日晚7時30分,武漢琴臺音樂廳座無虛席,“聆聽長江?第二屆長江音樂周”正式拉開帷幕,大型聲樂套曲《長江組歌》作為開幕演出隆重上演。
這位從湖北十堰走出的歌者,首次演繹《三峽之書》便深深被其打動:“它沒有吶喊式的歌頌,而是用娓娓道來的方式,表達對長江的愛。”
作為開幕重頭戲,大型聲樂套曲《長江組歌》以序歌、上篇“夢在高原”、中篇“心在路上”、下篇“愛在海洋”及尾聲的結構,通過《格拉丹冬雪光》《大江之上》《三星堆》等17個節目生動勾勒長江風貌,會聚龔爽、喻越越、梁譯元等多名優秀青年歌唱家。現場掌聲與樂聲交織,盡顯長江文化的獨特魅力。
■ 龔爽:
長江情流淌在血脈里,《三峽之書》是溫柔的告白
“我是長江邊長大的孩子,長江的水、長江的魚,早已融入我的生命。”在后臺接受長江日報記者采訪時,龔爽談及長江時眼中滿是溫情。她的家鄉十堰丹江口,地處漢江中上游,是南水北調的重要水源地,“現在在北京喝的水,很多都來自老家,這種聯結讓我對長江格外親近”。此次她受邀演唱《三峽之書》,這是她首次在正式舞臺上演繹這首作品,為追求最佳效果,她在家苦練了近一個月。
“初看《三峽之書》歌名時,我以為會是一首氣勢恢宏的歌,畢竟三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龔爽笑著分享最初的驚喜,“聽第一遍就被打動了,它如此安靜柔美,像暖流般沁入心田。”在她看來,作詞與作曲老師用獨特視角解讀長江,沒有刻意的宏大敘事,反而以“人在旅途,與夢為伍,許我此生只做美的囚徒”這樣細膩的歌詞,傳遞出對長江如母親般的依戀。演唱時,龔爽將童年記憶與對長江的深情自然融入歌聲,“這不是刻意表達,而是情感早已流淌在血液里,演唱就像訴說自己與長江的故事”。
龔爽與長江音樂的緣分不止于此。去年首屆長江文化藝術季,她在長江游輪上演唱《我的祖國》,兩岸的武漢市民、絢麗的無人機與煙花,構成令人難忘的畫面。“今年接到邀請時,我毫不猶豫就答應了。”在她看來,湖北音樂家們正以實際行動承擔使命,“大家合力創作不同類型的長江主題作品,就是要將長江文化打造成湖北的音樂名片”。她希望長江文化藝術季能持續舉辦下去,讓長江文化源遠流長,“我們年輕歌者,更要唱出心中最美的長江”。
■ 師生合力:
100名學子半月苦練,在實踐中傳承長江文明
舞臺上,除了龔爽的精彩演繹,江漢大學師生的表現同樣亮眼。在江漢大學音樂學院院長張軼的帶領下,該校100名學生參與了多首作品的演出。這些學生來自該校聲樂表演、音樂教育、合唱指揮專業,自9月1日起,他們在兼顧課業的同時,緊鑼密鼓地為演出做準備。“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但學生們接到通知后,都從各地義無反顧趕回武漢投入排練。”張軼說。
據張軼介紹,《長江組歌》是湖北原創大型音樂作品,由中國音樂家協會指導、湖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與江漢大學聯合出品,去年12月已在武漢琴臺音樂廳首演,取得了熱烈反響。作品包含獨唱、對唱、重唱、小組唱、領唱與合唱等多種表演形式,匯聚了湖北“80后”“90后”音樂人及多省藝術家的智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湖北的長江主題,是我們省文化的永恒主題。”張軼認為,這場演出不僅是藝術呈現,更是育人實踐,“在排練與演出中培養人、鍛煉人,讓學生在長江文化的浸潤下接受民族文化熏陶,扛起民族精神的責任,成為長江文明的踐行者、保護者和傳承者——這個意義最重要。”她特別提到,與經典的《長江之歌》相比,《長江組歌》展現了新一代人對長江的理解與文化定義:“是在繼承前人精神基礎上的發揚與創新。”
18歲的祁雪涵是合唱團成員之一,此次參與了7個節目的演出。“從小爸媽就帶我去長江邊放風箏、戲水,現在長江沿岸發展得越來越好,唱這些歌時特別驕傲。”祁雪涵說,去年她作為觀眾在臺下聽演出時感觸頗深,今年站上舞臺,交響樂一響起,她瞬間落淚。“尤其是《我們就是長江》這首歌,‘長江就是我們,我們就是長江’這句歌詞讓我特別有共鳴,感覺自己和長江緊緊連在一起。”
■ 觀眾共鳴:
從課本到音樂,觸摸長江的細膩溫度
臺下,來自云南昆明的中南民族大學音樂專業研三學生左歡,也被現場氛圍深深感染。“來武漢讀大學時,第一次見到長江,乘坐輪渡游長江時真可謂百聞不如一見。”左歡說,過去從地理、歷史課本了解長江,而現在通過音樂,她感受到長江與人之間更細膩的情感聯結,“長江文化是個龐大體系,從音樂角度去感受,能獲得不一樣的理解,音樂讓我觸摸到了長江更溫柔的溫度。”
隨著尾聲《我們就是長江》的旋律響起,張軼與陳泳汐領唱,江漢大學春潮合唱團合唱,激昂的歌聲回蕩在音樂廳。這場啟動音樂會,不僅拉開了第二屆長江音樂周的序幕,更讓現場觀眾與表演者一同在旋律中觸摸長江的脈搏,感受新時代的長江故事。
據悉,本屆長江音樂周以“長江主題、時代精神、民族特色、中國氣派”為創作目標,用音樂反映長江神奇秀麗的自然風光,著力講好新時代長江故事、中國故事。9月16日至19日,“武漢音樂學院大型民族管弦樂作品音樂會”“優秀民族歌劇選段音樂會”“《長江》原創交響作品音樂會”“閉幕音樂會暨長江主題合唱作品展演”四場主題音樂會將陸續在琴臺音樂廳上演,持續奏響長江的動人樂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