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宇超騎行在路上 通訊員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包東喜 通訊員鄭婷)“我看了一遍中國沿途最美的風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只有真正深入了解、親自體會才能得出真實的答案?!比涨?,武漢紡織大學傳媒學院大四女生熊宇超在開學時這樣講述。她利用課余時間,在校內外做兼職攝影師湊夠這次行程的路費,暑假23天騎行2100多公里,抵達西藏拉薩,挑戰身體極限,感受中華民族大家庭和美景象。
21歲的熊宇超來自湖北大冶,熱愛騎行,愛好攝影。受老師同學影響,她默默地籌措經費,搜索驢友攻略“此生必駕318”。
318國道始于上海,終至拉薩,其中成都到拉薩段尤為美麗。
“當站在G318邛崍方向快速路的牌子下時,我318川藏線的旅程就正式開始了?!?月5日,熊宇超出發了,盡管暴雨如注,她風雨無阻,帶著攝影包和2盒葡萄糖口服液,從成都市區獨自騎行出發。
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折多山,被騎友稱之為闖“康巴第一關”。從折多塘出發至折多山埡口,累計爬升1100多米。
熊宇超回憶騎行感受:“從沒來過高海拔地區的我,竟然出乎意料地沒有感到不適,折多山也是我整個行程里唯一一座全程騎上去沒有下來推車的山,這也為我后續的行程帶來了不小的信心?!?/p>
這次行程,家里人都擔心路上出事。
“丁零零……”在巴塘時,凌晨三四點鐘,熊宇超被微信視頻電話鈴聲吵醒。她在迷糊中接聽:“宇超!”媽媽急促地喊了喊名字。直到看到女兒的臉、聽到清晰回應的聲音后,她才放心地掛掉電話……
“我一定要完整地完成這趟旅行。”熊宇超猜測:媽媽剛剛打電話的原因,她肯定是做了噩夢擔心我。
騎行沿途設施非常成熟,大部分地方在半天的騎行行程內都能碰到食宿驛站,為此熊宇超一路住著騎友驛站,吃上藏面、糌粑、甜茶等經典的藏餐,也在驛站里結識了不少朋友。
在理塘時,她與藏族孩童分享著各自的自行車,體現技術與野性相結合而出的快樂;在昌都,靠近業拉山埡口,懸崖邊的視野便逐漸被云海掩蓋,她繞過72道急下坡,穿破云海,一覽穿越大峽谷的怒江;在林芝原始森林中騎行時,她生出一種在武漢東湖綠道里的感覺……
7月27日,騎行G318的最后一天,她翻越了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埡口,這是最后一座高山。隨后,她與老師同學會合,一同開啟西藏山南文化體驗之旅。
“一路走來,非常感謝一路上幫助我的那些來自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人們,這邊景美,人更美!”熊宇超感慨說,“路上不論誰遇到困難,不論是漢族還是藏族,不論是以何種形式進藏的旅友,都會有一群熱情的人來幫助你?!?/p>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