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評論員 紀平
9月18日,一位編劇稱“演員現場拿著劇本是很正常的”的話題上了熱搜,引發激烈討論。

相關截圖
拍戲時演員拿劇本,有人認為很正常。數百場戲,十幾萬句臺詞,拍攝時還有可能調整。也有人認為,背臺詞是演員的基本功,如果老想著臺詞,又如何全身心投入劇情演繹?這個質疑也不能說沒道理。
其實,這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問題。首先得說,影視劇正式上線,里面出現演員拿劇本的場景就屬于“穿幫”、屬于差錯。經過這么多的眼睛,為何還出現疏漏?無疑需要相關人員承擔責任。
另外,不能因為某位演員出現拿劇本拍戲的鏡頭就來判斷他不敬業,這既不科學對當事人也不公平,這樣粗暴簡單的二分法,更不客觀。或許,真有可能是偶爾一次被拍到了,又被剪輯人員工作失誤弄到成片里面,然后多級審核走了眼,最終發布出來。
但是,不得不強調,一部劇遭遇吐槽,一些觀眾認為其沒有達到預期,人們必然會從一些細節上去尋找原因:是劇本不夠好,還是制作太粗糙,還是演員不敬業?如果被人發現有硬傷,從而引發更加熱烈的討論,也是正常現象。
影視劇要得到公眾的普遍認同,并且贏得高贊,演員們的表現往往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要演好角色,演員就要練好背臺詞的基本功,這樣才能沉浸到角色當中,不受到忘詞或看詞的干擾。不排除一些演員演技好,邊看臺詞也能演好角色。但從普遍規律來說,那畢竟是少數。

相關文件截圖
2020年12月,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關于電視劇(網絡劇)制作“去浮華浮躁、重創作規律”的幾點意見》第三點指出,必須端正創作態度、尊重藝術規律。特別指出“有的演員不尊重對手,不熟悉劇情,甚至不背臺詞”。可見,演員該不該背臺詞本就沒有爭議空間。反倒是,一些演員背臺詞、準時甚至成了優點。不得不說,這是怪現象。
另外,可怕的不是劇集出現穿幫鏡頭,而是一種不愿意接受批評的態度。需要強調的是,接受批評是文藝創作者應該有的雅量。接受批評才能進步,真誠聽取觀眾意見才會走得更遠。
演員敬不敬業不能用二分法,對批評同樣不能簡單認為都是惡意。說到底,影視劇最終還是要靠呈現效果來說話。演員如果真的全身心付出,人們必然能在作品中找到答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