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9月16日,甘肅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反映,一名大二女生在宿舍分娩。9月17日,蘭州急救部門介紹,接到校方的求助電話后,立即安排救護車和醫護人員,將大人和小孩送到醫院,接診醫院工作人員稱,該學生家屬正在病房陪護,拒絕探視。
甘肅省教育廳工作人員稱,相關部門會安排專人介入,建議公眾關注后續通報。目前,學校多個部門的公開電話均提示電話忙線、故障或無人接聽。甘肅省婦聯權益部工作人員表示,此前聯系該校,詢問是否需要心理輔導、法律咨詢等方面的幫助,學校婉拒了。(據9月18日第一現場)

視頻中擔架抬出大人、嬰兒被抱走的畫面令人震驚和揪心,也折射出這起事件中多方責任的缺失:學生自我保護意識過于薄弱,學校日常管理與關懷機制存在漏洞,家庭教育可能長期缺位,社會支持體系也不夠完備。一個新生命降臨,本應是充滿希望與喜悅的時刻,卻因種種原因蒙上了陰影。
孩子出生前,或許因為學生驚惶失措,刻意隱瞞,導致周圍人未能及時察覺、伸出援手,但現在孩子已經出生,甘肅省婦聯主動提出提供心理輔導、法律咨詢等幫助,這無疑是雪中送炭。對于這個剛經歷宿舍分娩的年輕女孩來說,她此刻最需要的就是專業的、溫暖的支持:身體還沒從生產中恢復,心理上可能早已被恐懼、焦慮填滿;萬一孩子的父親不愿承擔責任,她該如何維護自己和孩子的權益?新生兒的健康保障、未來的撫養問題,她自己的學業和前途,樁樁件件都是擺在她面前的難題。婦聯所能提供的幫助,恰恰戳中了她的痛點,應該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燃眉之急。

可學校一句“婉拒”,就把這份善意擋在了門外,這實在讓人無法理解。學校有資格替學生婉拒幫助嗎?婉拒的決定經過了學生和家長的同意嗎?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了,即便涉世未深,也擁有自主決定是否接受幫助的權利。婦聯的援助對象是學生本人,而非學校,學校既不是學生的監護人,也不是學生的法定代理人,怎么能替學生做這個主?如此“越俎代庖”,本質上剝奪了學生自主選擇是否需要幫助的權利,折射出一種居高臨下的“大家長”思維。
更值得深思的是,好好地幫助,學校為什么問都不問一下就要婉拒?或許有人說,也許是為了保護學生隱私,但是婦聯提供幫助又不會現場直播,只要規范行事,并不會侵犯到學生的隱私。結合學校多個部門都“失聯”的情況來看,學校恐怕還是想息事寧人,避開風頭,試圖關起門來“內部解決”。但越是這樣,只會越顯得心虛,越讓人懷疑其處理問題的誠意與能力。如果學校真心為學生考慮,就應該借助專業力量,共同支持學生渡過難關,而不是以“為她好”之名行“撇清責任”之實。
況且,拒絕了相關部門的幫助,又堵塞了詢問了解情況的路徑,那學校后續打算怎么處理這件事呢?是真的有完善的方案,能妥善處理學生的身心恢復、兼顧學業等一系列問題,還是只是想暫時把事情壓下去,把責任都甩給學生和家庭,等風頭過了就不了了之?
大學女生宿舍生子不能簡單被視為“個人私事”,更不應該被當成“不光彩的事”遮遮掩掩,而應成為反思大學校園管理、性與生命教育,責任意識培養的契機。生命的誕生本不該如此狼狽不堪,年輕一代的健康成長更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共同織就安全網。唯有直面問題、暢通援助機制、打破“捂蓋子”思維,才能幫助走了彎路的女生渡過困境,讓更多年輕人在引導和守護中,做出對自己、對未來負責的選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