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彥珍(后排左5)和受捐學生們 通訊員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梁傳松)“今天這份愛心,讓我們更有勇氣挑戰困難,更有信心奔赴遠方……”9月17日,大冶市大冶湖學校報告廳內,200余名學生代表齊聚。一名受助學生動情地說,陳彥珍助學基金會猶如不滅的愛心燈塔,照亮學子奔赴希望的前程。
捐贈現場,高二學生皮昊靈小心翼翼地接過捐贈牌匾,眼含淚光:“感謝基金會的幫助,我一定會更努力讀書!”八年級學生石家琪同樣受到資助。來自單親家庭的她,母親是一名環衛工人,家中還有雙胞胎弟弟和七旬奶奶。生活的壓力讓她早早成熟:“媽媽起早貪黑,我能做的就是好好讀書,不辜負她的付出。長大后,我一定要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
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陳彥珍老人出生于1936年,曾是大冶市殷祖小學教師。1996年退休后,他通過經營加油站積累財富,卻始終心系教育。“幫家庭困難的學生讀書”成為他晚年最大的心愿。
2017年5月,陳彥珍捐資成立非公募性助學基金會。據基金會秘書長姜彬介紹,初始注資達200萬元,并需每年拿出專項資金開展集中資助和臨時救助。8年來,該基金會已累計資助家庭困難、品學兼優的學生2384人,捐贈總額達173.76萬元,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
盡管擁有千萬資產,陳彥珍對自己卻格外“摳門”。在大冶東風路他的家中,后院一排接雨水的塑料桶格外醒目。老伴李海說,這些水用于洗衣、拖地、澆花,“每月能省30多元水費”。老人買一雙皮鞋要跑三趟商場砍價,一次買四條幾十元的褲子,一件白襯衫穿五年,拒絕子女請保姆的提議……“叔公家根本不像有錢人家,我經常看到老兩口吃剩飯剩菜。”侄孫王劍鋒說。
陳彥珍的善舉不僅限于助學。基金會還先后捐款40余萬元,幫助灣里建設文化禮堂、老人日間照料中心,改造門口塘和脫貧戶住房等。陳彥珍表示:“修橋鋪路積德行善,盼著鄉親們走上幸福路、過上好日子,我就安心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