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潘錫珩 高偉 周萍英 通訊員王琪)9月18日15時35分,襄荊高鐵試運行列車G6768次從荊門西站始發,一路向北疾馳,穿越漢江流域和荊山余脈,開往襄陽東站。極目新聞記者受邀試乘體驗。這條全長116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鋼鐵動脈,將襄陽與荊門之間的通行時間壓縮至30分鐘。
襄荊高鐵是“呼南通道”關鍵工程,既能與荊荊高鐵、漢十高鐵、漢宜鐵路形成湖北“黃金三角”內環線,又能銜接在建的滬渝蓉高鐵武宜段、宜興高鐵和既有的鄭渝高鐵形成串聯湖北主要城市群的大環線。襄荊高鐵通車后,“襄陽-荊門-宜昌”1小時交通圈正式成形。
襄荊全線共設3座客運站,其中襄陽東站、荊門西站為既有站,宜城站為新建站。這三座城市都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其中,襄陽是有著2800年建城史的“華夏第一城池”,荊門是南宋始建磚城的“荊楚門戶”,宜城是戰國時期楚國別都“鄢郢故地”。試運行列車上,記者一路欣賞著連綿的山脈和平坦的漢江沖積平原交界帶,這些都是古代驛道跨越地形阻隔的“咽喉”。
15時56分,試運行列車緩緩駛進宜城站。該站是宜城市首座高鐵車站,襄荊高鐵填補了宜城“無高鐵”的空白。
“襄荊高鐵開通后,將助力完善襄陽市高速鐵路網絡布局,連接‘襄十隨神’和‘宜荊荊恩’兩翼城市群,實現襄陽都市圈、宜荊荊都市圈快連快通。從宜城到襄陽僅需10分鐘左右,對宜城融入襄陽‘一刻鐘’經濟圈,建成楚文化、漢水文化旅游地區具有重要意義。”宜城站站長李琦說。
18時,試運行列車抵達襄陽東站。襄荊高鐵開通后,襄陽的交通版圖將迎來歷史性跨越。“襄陽東站是連接華中與西南、西北的重要鐵路節點,可實現‘襄陽至荊門30分鐘通達’‘襄陽至武漢1.5小時通達’‘襄陽至鄭州2小時通達’的時空壓縮。”襄陽車站副站長楊躍明介紹。
在襄陽北街,面館師傅們麻利地掄起長勺往沸水里撒入堿面,紅油辣子“刺啦”一聲,香氣瞬間彌漫開來。面館老板王師傅笑著說:“昨天就有荊門的老主顧打電話,說等襄荊高鐵開通了,要坐首班車來吃頭湯面。”
同一時間,100多公里外的荊門,非遺傳承人王師傅忙著制作蟠龍菜。他精選新鮮草魚,細細剁碎,再與五花肉拌勻,裹上攤好的雞蛋皮,放入蒸籠蒸得晶瑩剔透。“蟠龍菜講究的就是新鮮。以前襄陽客人來學手藝,光往返就要三天,食材的新鮮度都受影響;現在當天就能打個來回,學完手藝還能帶著剛做好的成品回去,多好。”王師傅說。
美食是文化的載體,高鐵是連接的紐帶。襄荊高鐵的建成,不僅是交通的進步,更是文化的交流與經濟的聯動。襄陽牛肉面與荊門蟠龍菜,作為兩座城的“美食符號”,將通過這條“鋼鐵長龍”,走出“地域局限”,形成“區域協同”,讓兩座城的美食與文化,從此“觸手可及”。
“楚韻千年鐵龍嘯,穿山越江貫三城;經濟脈動連古今,一軌風馳楚地興。”從驛道馬蹄到高鐵鳴笛,變的只是載體,不變的是對“通”的追求。襄荊高鐵不僅是一條高鐵線,更是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黃金紐帶”——它讓襄陽的科教資源與荊門的工業基礎高效對接,讓千年“天下腰膂”的樞紐基因在新時代煥發更強動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