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機器狗亮相武漢地鐵施工

武漢地鐵10號線余家頭站側墻采用鋼模板施工 通訊員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呂銳 李曉琴 通訊員曾斯 袁永華 劉嚴午)近日,武漢地鐵建設迎來雙線重要進展。地鐵10號線越江隧道即將啟動盾構施工,12號線園林路站率先完成機電安裝與調試,標志著我市軌道交通網絡建設進一步提速,數字化、智能化施工水平不斷提升。
10號線年內
開啟盾構越江之旅
武漢地鐵10號線一期工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作為連接漢口火車站與武漢火車站的重要交通通道,該工程目前正加快推進。9月18日,據施工方中鐵十四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余家頭站主體結構已完成70%,預計年內封頂。
在余家頭站施工現場,施工人員正在地下30多米的作業面緊張施工。該站位于武昌區和平大道與國盛路交叉口西側,是一座地下四層側式車站,長約191米,寬約30米,未來將與5號線實現通道換乘。為確保施工質量,武漢地鐵股份公司業主代表邱子鋒帶領團隊對鋼筋間距等關鍵指標進行嚴格抽查,實測結果顯示各項指標均符合要求。
針對車站距長江大堤僅700米、地下水位高的特點,項目團隊采取多項創新技術保障施工質量。通過定制“十字接頭”實現止水鋼板無縫閉環連接,采用整體一次性澆筑工藝杜絕接縫滲漏風險,并創新使用“預埋針”式精準堵漏技術,為后期維護預留“微創手術”通道。
余家頭站還將作為10號線越江隧道的盾構始發站。該越江隧道采用單洞雙線設計,全長3064米,將從武昌余家頭站始發,掘進至漢口二七路站。為應對穿越長江段地質復雜、水壓高等挑戰,項目團隊借鑒以往經驗,定制專用大直徑盾構設備。據悉,一臺直徑達12.7米的大型盾構機將于10月底運抵武漢,計劃年內始發掘進。
武漢地鐵10號線一期工程建成后,將成為連接漢口、武昌兩大城市組團的快速通道,對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提升市民出行效率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各項建設工作正按計劃有序推進。
12號線園林路站
機電設備安裝調試完成
9月17日,武漢市2025年“質量月”市政工程安裝項目BIM運用現場觀摩交流會,在武漢地鐵12號線園林路站舉行。該站已完成站內精裝修與機電設備安裝調試,成為全線37座車站中首個啟動系統聯調的站點,其數字技術與實體工程深度融合的建設模式,為市政工程質量提升提供了實踐樣本。
施工方中建三局項目負責人張鵬云介紹,園林路站以BIM技術為核心構建“智慧引擎”,搭建全鏈條數字化管控體系。項目針對風水電施工的復雜需求,對百余項工藝標準進行可視化交底,確保設計與施工標準精準契合。通過工業智造、數字孿生等技術,實現100多萬米電線電纜線上排布,25天完成20個通風空調系統調試,較常規工藝效率提升超55%,實現效率與質量同步提升。
針對高處作業多、登高車使用頻繁的特點,項目對登高車增設聲光報警、倒車限位、3D限位、防站立限位四項技改措施。該項目引入的“指差確認法”通過“手指關鍵部位+口頭確認狀態”的協同操作模式,提升操作人員警覺性。應用數據顯示,該方法使登高車安全隱患發生率從2.38%降至0.37%。
與此同時,觀摩會智能化展區內,集中展示智慧安全帽、熱成像測溫機、智能焊接機器人等各類智能施工設備。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搭載了激光雷達與高精度傳感器的智能巡檢機器狗,可遠程操控或自動巡檢,在軌道、站臺邊緣等區域靈活穿梭,實時回傳高清視頻并將數據上傳至云端分析平臺,助力項目打造智慧工地標桿。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