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水行過江漢平原、奔涌匯入長江的壯闊旅程中,于淺灘平川之地蜿蜒環抱,勾勒出硚口漢江灣。這里曾是武漢近代工業的發祥地,誕生了武漢第一根火柴、第一塊肥皂、第一桶油漆。
長江日報調研組(以下簡稱調研組)歷時數周采訪發現,伴隨著新中國首位“洋廠長”格里希工作過的武漢柴油機廠,華麗轉身為武漢首批市級人工智能培育產業園區——漢江灣人工智能產業園,曾經的機器轟鳴,已化為人工智能算法的無聲奔流。一場關乎武漢中心城區命運的轉型,正在硚口悄然發生。

9月18日,位于漢江灣人工智能產業園的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武漢)創新中心(以下簡稱百度智能云創新中心)內,調研組開始了一場特別的對話。
輕觸屏幕,帶著德國口音的普通話響起:“質量是企業的生命,AI技術能讓質量管控更精準,這是時代的進步。”屏幕上的“數字人”架著標志性的眼鏡,手腕上的手表紋路清晰,正是曾任武漢柴油機廠廠長一職的德國工程師格里希。
1984年,作為國企改革試點中的重要人物,格里希以嚴格的質量管理制度重塑武漢柴油機廠——這家創辦于1954年的老牌國有企業,曾生產出新中國第一臺手扶拖拉機。
他給每位質檢人員發放紅衣服,賦予他們與廠長同等的質量否決權,顯著提升了產品質量。時任國家經委副主任的朱镕基,稱格里希為“質量先生”。
如今的硚口,AI技術正在重新定義“質量”。
7月29日,百度智能云創新中心揭牌。作為一站式大模型開發及服務運行平臺,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臺為區內企業定制AI解決方案,“無須多個‘紅衣服’,一個‘AI大腦’就可以完成精密質檢”。
調研組在硚口看到,從一個“質量先生”到一個個“AI新勢力”,傳統產業與AI的融合不斷深化。
在人來人往的同濟醫院,搭載320億參數大模型“大腦”的智能機器人自由穿梭,僅需10分鐘就能精準收集一整個病區的臨床標本,分類準確率高達100%。
在被業內稱為“橋梁醫院”的中鐵大橋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其研發的“探索者”橋梁拉索智能檢測機器人已發展到第六代,10分鐘檢測一條鋼索,“全過程就像為斜拉索做CT”。
武漢羲固科技有限公司推出AI設計平臺,用戶輸入如“漢服+云紋+馬面裙”等關鍵詞,10分鐘即可生成設計圖。3天打樣、7天出貨——漢正街服裝店主們迎來了一場“效率革命”?!斑x擇落戶硚口,看中的是這里的‘天然土壤’?!惫鞠嚓P負責人說。
“硚口制造業底蘊深厚、應用場景豐富多元,疊加城市更新和政策紅利,是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優質試驗場’?!遍L江財經智庫研究員陳秋爽說,硚口正通過一行行代碼的編寫、一次次算法的優化,寫好漢江灣這篇大文章。

古田一路28號,由武漢銅材廠原址改造而成的硚口民族工業博物館入口處,一臺重達15噸的沖床和一臺大型碾磨機,見證著硚口工業的厚重歷史。這里曾因工業主導而被稱為“硚老大”,包括武漢柴油機廠在內,百余家“武”字頭企業星羅棋布。
“2002年,我從古田乘公交前往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沿途老廠房林立,軋鋼機的轟鳴聲仿佛仍在耳邊回響?!?3歲的聶麗君在接受調研組采訪時回憶。后來成為硚口女婿的他,常聽岳母提起當年在漢口軋鋼廠工作時的盛況——“廠區外的夜宵攤,深更半夜都要排隊”。
這些承載著幾代人工業記憶的老廠,曾是硚口經濟的重要支柱。作為全國老工業區搬遷改造首批試點,硚口區歷時10年攻堅,于2018年完成古田片99家化工企業搬遷。
“企業搬遷的‘減法’做完之后,招商引資的‘加法’怎么做?”在調研組參與的一場小型閉門會上,硚口區人工智能專班相關負責人坦言,伴隨著工業外遷,硚口面臨經濟活力需持續釋放、人口布局待進一步完善的客觀壓力。
如何闖關?硚口區不斷調整解題思路,從中尋找“最優解”。
中心城區土地稀缺,硚口區創新實施“騰退一批、升級一批、融合一批、規劃一批”策略,為產業發展騰挪空間,老舊服裝廠變成了音樂產業園,柴油機產線上“長”出了人工智能產業園。
人才政策同步發力:硚口“人才十條2.0版”吸引年輕人才回流。
連續創業者聶麗君回來了。他創立的電邁租車已入駐漢江灣人工智能產業園,專注用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服務電動車租賃行業,企業已進駐全國上百個城市。“今年招聘了6名‘00后’,公司32歲以下員工占比近八成。”
22歲的安徽人吳明哲扎根武漢,率團隊發布首批AI動態漫?!爱a業園的AI文創定位與企業方向高度契合,大幅降低初創成本。”
硚口區人工智能專班辦公室墻上,一幅地圖格外醒目:從歷史地名中“口”“咀”“嘴”到如今的“灣”。相關負責人向調研組介紹:“這不僅是地理形態的重塑,更是城市發展動能的轉換——當人工智能與年輕人相遇,人能回得來、留得住,產業能扎下根、發展好。”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硚口區新增市場主體1.6萬戶,企業占比達到40%,一批充滿生機的“根企業”“種苗企業”拔節生長。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慢進亦退。該負責人說:“我們要抓住人工智能的浪潮,讓硚口闖出去?!?/p>

10多天前的2025外灘大會上,數字科技領軍企業螞蟻數科宣布與硚口區共建“數據產業基地”。擁抱AI,硚口正在漢江灣完成一場產業躍遷。
時間回到去年底,位于硚口西部的漢江灣人工智能產業園正式揭牌。如今,這片44畝的啟動區只是開始,西側133畝核心區建設已全面啟動,整體規劃達1500畝的園區將建設總部集聚區、智能制造區和創新孵化區等配套設施。
堅持“用最好的區域發展最好的產業”,硚口區快馬加鞭,補短板、鍛長板。
漢江灣人工智能產業園上演“百日造園”,實現“開園即滿園”;星火眾達1000P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建成投用,這也是武漢中心城區首個千卡集群;獲批全省數據資產全過程管理試點區,完成全省首單數據產品掛牌交易;國內首個國家級開源聯盟——智慧醫療開源聯盟“落地生根”。
硚口區“人工智能九條”同步上線:首創算力券、數據券、模型券“三券聯動”機制,每年投入1500萬元支持企業普惠使用核心資源。
長江財經智庫研究發現,作為人工智能產業的“新進者”,硚口區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路徑,與光谷“技術驅動”、車谷“產業賦能”不同,呈現出獨特的“生態先行、場景驅動”模式。
百度智能云創新中心入口處,一張漢江灣AI產業鏈圖譜吸引了調研組的目光:從硬件設備、數據服務、軟件平臺到行業應用,數百家企業琳瑯滿目。從零起步,筑巢引鳳,硚口區人工智能產業鏈正在不斷完善。
“AI應用的時代已經到來?!苯衲?月,國際知名人工智能專家、首創“創新工場”的李開復在武漢分享時表示,期待與武漢乃至湖北的企業加深合作。
世界頂級灣區的發展邏輯,本質是創新要素的極致集聚。舊金山灣區依托斯坦福大學與風險資本,打造出“技術—資本—人才”閉環的硅谷;東京灣區以港口為樞紐,形成“制造—貿易—服務”鏈式生態。而漢江灣的“灣”也不再是地理意義上的“灣”,而是算力、算法、數據、場景一體化布局的閉環場域。
從“貨到漢口活”變“數在灣區涌”,大量數據流在此匯聚:漢正街的服裝設計師借助AI技術,最快3秒就能生成一套禮服;張畢湖濕地公園的AI鳥類監測系統,用600余套攝像頭動態追蹤60余種鳥類。
創建于1900年的同濟醫院正在擁抱AI時代:持續推出“濟大夫”醫療智能體、“木蘭”女性腫瘤大模型、哪吒·靈童兒童罕見病大模型、“腦瑞康”腦出血精準診療大模型,構建“一體三模”AI能力矩陣。環同濟健康城里,電子屏幕上的數據如藍色江河般奔流不息。
“服務理念已從過去基建時期‘硬’‘三通一平’(通水、通電、通路、平整土地)的傳統思維,向當前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時代‘軟’‘三通一平’(通數據、通算力、通模型、中試平臺)的新思維轉變?!背~口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說。武漢東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后,通過千帆平臺將AI模型訓練效率大幅提升,總經理楊帆評價:“硚口是武漢最具創新活力的中心城區。”
2014年1月,《長江日報》頭版報道“中國‘漢江灣’蓄勢待發”。11年過去,當風再次吹過漢江灣,回響的不再是老廠房的機器轟鳴,而是AI技術的創新之聲。
百年商脈,未來序章。漢江浩浩蕩蕩,一頭連著漢正街,一頭牽著漢江灣。這是硚口最著名的兩張名片,也是“漢口之根”邁向全面復興的縮影。
老工業基地的轉型升級不能一蹴而就,但漢江灣的浪潮已經涌起。
(長江日報調研組:長江日報記者鄭良中 賀亮 李琴 李佳 執筆:長江日報記者李佳 李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