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供圖

費騰騎行在武漢長江大橋 通訊員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田佩雯 通訊員 姚一琳 彭璋
“歡迎來到美麗的大武漢!”“牛!青春就應該有青春的樣子!”9月24日,在武漢工程大學2025級新生費騰的視頻號評論區,200多條評論都在為這位沈陽小伙喝彩——他從沈陽出發,一路騎行到武漢工程大學報到,20天1850公里,騎行跨越了小半個中國。
“這是我高考前許下的愿望,沒想到真的實現了!”在高三備考的緊張日子里,費騰一想到騎行上大學的計劃,就充滿了動力。經過不懈努力,他以590分的優異成績被武漢工程大學光電信息與能源工程學院數理學院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錄取。此次騎行前,高二的費騰從沈陽騎行到大連,父親全程開車跟隨。在做好規劃路線、食物補給、備好輪胎及修車工具之后,8月23日,在父母的目送下,費騰背上背包從沈陽的家中出發,踏上了南下之路。
一路上,費騰每天早上8點出發,日落前騎行到落腳的酒店或民宿,歷經國道、省道、縣道,平均每天120公里勻速前行。20天的騎行中,費騰也遇到很多熱心相助的人,“不然這一路也很難堅持下來。”在盤錦的省道,便利店的店主大叔送他幾瓶水,叮囑他要注意安全;在葫蘆島的郊區,他繞進了一個不知名的鄉村小道,一位騎電動車的好心大姐給他帶路幫他回到了國道上……
“我終于看到黃鶴樓了!”9月11日下午,費騰騎行抵達武漢長江大橋,黃鶴樓映入眼簾。當天夕陽西下時,他終于順利騎到了終點站——武漢工程大學。
“這次騎行不僅是對體能的考驗,更是一次深度的地理文化穿越。”費騰告訴記者,他途經了遼寧的鞍山、盤錦、葫蘆島、綏中,河北的山海關、 秦皇島、唐山、滄州,山東的聊城、菏澤,河南的濮陽、開封、許昌、駐馬店、信陽,湖北的隨州、孝感等地,沿途走過了6個省及直轄市的20多個城市。
“貫穿東北平原、華北平原,穿過山海關,跨越黃河長江,翻越大別山,這一路自然與人文景觀十分豐富。”費騰說,在遼河平原,費騰看到了“風吹草低見牛羊”;在山海關,他感受到“天下第一關”的壯闊;在隨州,他第一次看到南方大片的水稻。
“正如人生,騎行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順其自然并堅定地走下去。”費騰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