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徐夢琪 張弦)秋意漸濃,京山市曹武鎮歸德寺村的種植基地里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9月23日,該村的村民們正將粉碎的秸稈和其他農作物殘渣與生石灰等材料按比例混合,利用挖機堆砌成一座座梯形發酵堆,為紅松茸種植培育“營養餐”。
歸德寺村此次共調集17噸玉米芯、16噸櫟樹渣、3噸稻谷殼,與本村回收秸稈充分混合,預計可以種植10畝左右的紅松茸。通過精準控制的拌料發酵技術,這些原本被視為廢棄物的農業殘渣被轉化為富含有機質的優質培養基,不僅避免了焚燒帶來的環境污染,也為特色菌菇產業提供了可持續的養分來源。發酵后的基料不僅能滿足紅松茸生長需求,收獲期結束后還可作為生態肥料返還農田,形成“菌-肥-糧”循環產業鏈,實現土壤改良與作物輪作的生態平衡。
這種“變廢為寶”的模式,為村民開辟了綠色增收新路徑。預計每畝紅松茸產量可達四千斤左右,帶動周邊農戶參與種植管理,提供季節性就業崗位10余個。村民王大姐高興地說:“過去秸稈要么燒掉,要么堆在田里占地方,現在不僅能換錢,還能當肥料用,真是既環保又實惠!”
從“廢棄物”到“黃金基”,京山市曹武鎮不斷探索綠色、高效、可持續的農業發展新路徑。如今,易店村、源泉鎮村等周邊村落相繼學習推廣,有效帶動農業資源循環利用,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