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孔堅教授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詹钘)9月24日,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發布訃告: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創院院長、景觀設計教育家俞孔堅,于當地時間2025年9月23日在巴西潘塔納爾地區開展生態考察期間,因飛機失事不幸罹難,享年62歲。另有公開消息稱,事故中失事的飛機是塞斯納175飛機,失事前該飛機的機齡已達67年。25日,有航空業內人士告訴極目新聞記者,67年機齡在國外并不少見,包括該機型發動機有設計缺陷、飛機無夜航能力,以及農場不具備夜間降落條件等多個違規因素造成了此次事故。
航空自媒體博主“小陽機長Chixinmu”向極目新聞記者介紹,塞斯納175外號“云雀”,是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生產的,屬于4座的小通用飛機,定位在塞斯納172和182之間。它裝了個170馬力的發動機,巡航速度比同系列的172快不少。
該機型有其短板——發動機需一直維持高轉速,飛行員如果操作不到位,很容易過熱,所以只生產了5年就停產了。
“小陽機長Chixinmu”稱,從目前公開的信息來看,這款已經停產60多年的老飛機,并沒出現在國內主流通用航空的運營清單里。
“這個系列設計不錯,各方面性能均衡,是應用非常廣泛的一款機型。”資深機長陳建國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曾經有一架172。該機型的特點是機翼在機身上方,適合乘客觀景,且低速性能好。
有網友質疑,67年的飛機為何還能飛?陳建國解釋,從使用壽命上來說,這種小型飛機跟民航有很大區別,它只要維護得當,能通過適航標準,可以一直飛行,沒有固定的報廢年限。“就像私家車,只要能過年審,就能跑。”在國外,機齡三四十年的飛機占了很大一部分,六七十年的飛機也有,并不稀奇。
陳建國認為,出現事故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說載重。“對于這種輕型飛機來說,對重量很敏感,多載一個人都會對飛行造成一定影響。”如果滿載4人,再加上攝影器材,一旦重量太大,很容易接近飛機極限。這個情況下再加上天氣、飛行員不夠警覺、載重平衡等因素,在轉彎或者復飛時是會存在失速風險的。
“小陽機長Chixinmu”稱,根據公開信息,該飛機沒有夜航資質,屬于違規飛行。另外,這種老機型儀表比較傳統,不具備夜航能力。
“小陽機長Chixinmu”認為,從現有公開信息綜合來看,飛機起飛前有多個因素造成墜機隱患,包括:飛機是停產機型;發動機有設計缺陷;飛行員不具備商業飛行資質;飛機沒有夜航資質卻在夜間飛行;農場不具備夜間降落能力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