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血夫妻”唐樹林和楊彬 通訊員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通訊員肖莉嬌 謝松麗)9月28日,職業經理人唐樹林用一種特殊的儀式傳遞溫暖——他走進武漢血液中心成分獻血科,完成個人第200次無償獻血,以愛心為自己慶生。更動人的是,他的一群“熱血好友”聞訊趕來,紛紛挽袖組團獻血,為他送上獨一無二的生日祝福。
“今天我捐獻1.5個單位的血小板,希望能幫助一個大人和小孩。”9月28日上午,唐樹林坐上采血椅,熟練地挽起臂膀說。采血護士動作輕柔地為他消毒、扎針,殷紅的血液通過導管緩緩流出。
這一幕對于唐樹林來說早已習以為常。“剛開始沒想到能堅持這么久,聽到宣傳說能幫助人,就去獻了。”回憶起自己多年的“熱血之旅”,唐樹林感慨地說。10多年前,他還在外地工作時,和朋友在街頭偶遇一輛獻血車,聽醫護人員說一袋血可能挽救一位病人的生命,他當即決定獻出“一臂之力”。
“我身體還不錯,能獻就多獻幾次。”從那時起,只要遇上獻血車,只要身體允許,他都會毫不猶豫地停下腳步,挽起衣袖,獻出熱血。
2012年調回武漢工作后,唐樹林了解到成分獻血頻次更高,每月都可以獻,便開始定期捐獻血小板。從此,獻血不再只是他的一時之舉,而是成了他生命中的“固定動作”。目前,他在武漢已完成200次獻血,累計獻血5.83萬毫升,其中全血400毫升、血小板289.5個治療劑量(一個治療劑量的血小板相當于200毫升全血),足以讓近300位患者得到及時救治。
唐樹林對無償獻血的堅持,最先打動的身邊人是妻子楊彬。從2012年起,在丈夫的影響下,楊彬也成了定期無償成分獻血者,至今已獻血65次。在武漢血液中心,經常能看到夫妻倆共赴“熱血之約”,演繹別樣浪漫。
唐樹林介紹,因為工作的緣故,楊彬經常來往醫院,接觸到一些白血病患者及外傷手術患者需要大量輸血。她不僅自己獻血,還感召了多位同事、朋友一起加入到愛心隊伍中。“在帶動他人獻血這件事上,我是先行者,她是‘后起之秀’,她帶動的人比我還多呢。”唐樹林笑著說。
“我們能為社會做點事情,就盡力去做。善良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具體的行動。”唐樹林表示,他和妻子的愛心善舉,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兒子,他經常跟著父母去血液中心,期待著成年后參與無償獻血。
為了讓善意匯聚成更大的力量,唐樹林夫婦還加入了“與愛同行”無償成分獻血公益團隊,經常在社交平臺和朋友圈宣傳無償獻血。
9月28日是唐樹林生日。當天,武漢血液中心成分獻血科機采間格外熱鬧,“與愛同行”無償成分獻血公益團隊部分隊員來到現場,大家用獻血的方式為唐樹林慶生。
“我們都是因無償獻血結緣的好朋友,能陪著他完成第200次獻血,特別有意義。恰好今天還是他的生日,更顯意義非凡。祝他生日快樂!”第135次獻血的符燕說,她將唐樹林視為榜樣,希望未來也能像他一樣,達成200次獻血的目標,用熱血幫助更多病患。
團隊隊長馮享根因超齡不能再獻血,但他還是趕到現場,給唐樹林送上鮮花和祝福。“唐樹林是我多年的好朋友,過去我們經常并肩坐上采血椅。”馮享根說,宣傳無償獻血和親自獻血同樣重要,“每逢特別的日子,大家聚在一塊獻血,也是為了讓更多人看到公益的溫度和力量。”
“這是我最難忘的一次生日。”唐樹林表示,隨著年歲增長,他越來越不注重生日的儀式感,但這次生日,朋友們的“熱血相伴”讓他真切感受到,公益不是一個人的全力以赴,而是眾多人的溫暖同行,“200次不是終點。我要向馮隊長學習,獻血直到退休,不斷傳遞愛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