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通訊員 趙連斗 何薇
9月25日18時49分,湖北十堰車務段管內開行79,355次列車,滿載2688噸白云石粉,緩緩駛出白浪站。這標志著該段管內利用返空貨車資源開行的“捎腳運輸”班列。
十堰市鄖陽區白云石礦儲量豐富,從中加工提煉的金屬鎂被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陜西榆林地區大型金屬鎂生產企業每年采購十堰市鄖陽區白云石(粉)近百萬噸。此前,兩地間的白云石運輸主要依賴汽車,存在單程運量小、運輸成本高等問題,難以滿足企業需求。

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武鐵物流中心十堰營業部提出“捎腳運輸”的試想,巧妙利用了武鐵每天向陜西榆林地區輸送大量空箱車的返空資源。同時為構建更為穩定、高效的白云石物流供應鏈,武漢局統籌協調運輸部、調度所、物流事業部、十堰車務段、武鐵物流中心等多個部門配合采取“散改集”敞頂箱班列運輸方案,減少運輸途中貨物損耗還提高了貨物周轉效率,實現裝卸、取送、掛運等環節的緊密銜接與高效運作。試行以來,從十堰累計開行110趟班列、發送白云石粉29.6萬噸。十堰的白云石坐上班列,跨越山川抵達陜西榆林的生產線,兩地間的產業協同因鐵路而更加緊密,區域經濟發展脈搏也隨之強勁跳動。
湖北惠文貿易有限公司陶經理說:“相較于汽車運輸,鐵路的運輸方式更加經濟便利,開行以來為企業降低成本600多萬元,提升了產品市場競爭力,拓展了市場銷售渠道;鐵路部門這項服務讓我們很滿意,今后我們將持續加大合作力度。”
通過“捎腳運輸”政策和“公轉鐵”推廣,武鐵物流中心助力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推動商品快速流通,同時提高路網資源的利用效率,為構建更加高效、綠色、可持續的物流體系提供運力服務支撐。不僅降低了企業物流成本,更通過“公轉鐵”運輸方式,為減少碳排放、推動交通領域綠色發展提供了成功樣本。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深化‘捎腳運輸’模式。一方面,加強與地方政府、企業的溝通合作,進一步挖掘十堰地區及周邊其他特色資源,擴大‘捎腳運輸’的貨物品類與規模;另一方面,不斷優化運輸組織方案,提升運輸效率和服務質量,確保貨物安全、準時送達。同時,我們積極響應國家綠色發展號召,推動‘捎腳運輸’向更環保、更智能的方向邁進。”十堰營業部經理益斌表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