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9月29日,有網友在社交網站發帖稱,自己通過得力集團三輪面試后,在入職報到當天因為走路跛腳問題被辭退。隨后得力集團CEO陳雪強留言進行致歉,表示將妥善處理此事。
9月30日上午,得力集團客服人員向極目新聞記者證實稱,發布上述留言者確系陳雪強。關于該網友發帖反映的問題,得力方面已關注到,正在積極跟進處理,并核實相關情況。寧海縣勞動監察大隊一名負責人稱,此事涉及企業用工方面,企業正在處理,該部門正在等待企業處理結果。(據9月30日極目新聞)

據該網友自述,其有七年工作經驗,此前多次獲得升職機會。今年5月初,其通過了得力集團的兩輪線上面試和一輪現場面試,收到入職通知,崗位為HRBP,這足以證明他的履歷和能力可以勝任該崗位。然而,僅僅因為走路有些跛腳,其在報到當天就被企業HR以“領導不同意”為由變相勸退,該HR甚至試圖制造求職者“自愿離開”的假象。如此出爾反爾,敷衍塞責,委實有些太欺負人了。
毫無契約精神的做法,不僅浪費了求職者耗費的大量時間精力,也是對其人格尊嚴的漠視和貶低。求職本就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求職者付出努力爭取機會,企業也應秉持公平公正的態度對待每一位應聘者,僅因為身體有些許缺陷,就翻臉不認人,變相辭退,這無疑是對勞動者權益的踐踏。
從法律層面看,企業的這種做法已涉嫌違法。我國《就業促進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招用人員,不得以殘疾為由拒絕錄用。《殘疾人保障法》也強調,國家保障殘疾人勞動的權利,禁止在就業中歧視殘疾人。即便企業試圖以“不符合企業文化”等模糊理由搪塞,也難以掩蓋其基于身體條件的區別對待。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了求職者的平等就業權,也使企業自身面臨法律訴訟與行政處罰的風險。
而從道德層面來看,一家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應當將平等、尊重、包容視為核心價值觀,而不是看人下菜碟。無論此次事件是企業高層對有殘疾的員工存有偏見,還是HR為規避“潛在麻煩”而擅作主張,都反映出企業內部管理的失序與價值觀的偏差。正如得力CEO所言,這種做法“與得力的價值觀和人文關懷完全不符”。推而廣之,這也與我們社會倡導的公平正義、關愛弱勢群體的主流價值觀背道而馳。一個冷硬勸退輕微殘疾員工的企業,很難贏得社會的信任和尊重,其聲譽和口碑也必然會下跌。
如今,得利集團的CEO發話了,勞動監察部門也在關注,相信事件會有一個好的結果,但這一事件也應該引發更深層的思考。
事情發生是在5月份,一直到現在,當事人才鼓起勇氣說出來,如果沒有當事人在網絡上的積極發聲,沒有形成輿論關注,歧視行為是否就會被悄無聲息地掩蓋?現實中,有多少殘疾人或有身體缺陷的求職者,在遭遇類似不公時選擇了沉默?就業市場中,對殘疾人的隱性歧視仍然普遍存在,有些企業以“形象不符”“溝通不便”為由婉拒錄用,有些在面試環節設置無形門檻,有些則在入職后以各種理由不予轉正。這些看不見的壁壘,成為殘疾人融入社會、實現自我價值的巨大阻礙。
不歧視不能只是說說而已。它需要企業真正將包容性文化融入人力資源管理,需要管理者從制度設計到執行環節都貫徹公平原則,也需要全社會共同監督,讓每一例就業歧視都付出應有的代價。當每一個足夠優秀的求職者,都能在平等的環境中競爭、被看見、被尊重,當“不歧視”從口號變成可操作的流程、可監督的指標,當企業真正意識到多元化團隊的價值,才能避免類似事件重演,才能為勞動者撐起一片公平的天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