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通訊員 薄云娜
秋意送爽,也攜燥邪悄然而至。此時氣候干燥,人體易出現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等不適癥狀。中醫素有“肺為嬌臟”之說,秋燥最易侵襲肺腑,對于肺結節患者更需警惕。秋燥不僅會加重痰濕阻滯,還可能刺激結節生長。
那么,在中醫看來,秋季如何養肺護肺?近日,武漢市中醫醫院肺系病科主治醫師劉陳進行了講解。
為什么肺結節在秋季需警惕
在中醫理論中,肺結節屬“肺積”“痰核”范疇,核心是正氣虧虛、痰瘀互結。夏季貪涼飲冷、熬夜勞累已讓肺脾功能受損,進入秋季后,燥邪侵襲更使肺陰耗傷,形成“痰濁黏滯、瘀血阻絡”的惡性循環——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體檢發現肺結節,或原有結節在秋季復查時出現變化。具體來說,結節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
脾失健運生痰濕
長期嗜食辛辣油膩,脾胃運化失常,濕濁聚集成痰,隨肺氣上逆滯留肺絡。
肝郁氣滯致血瘀
情緒焦慮、壓力大導致肝氣郁結,“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痰與瘀在肺內膠結。
秋燥傷肺助結節
秋季燥邪耗傷肺陰,使痰液變黏稠難以排出,寒邪又易凝滯氣血,加速結節形成。
中醫治療肺結節
中醫的治療方法多樣,有中藥內服,調節機體的內環境,增強免疫力,從根本上改善體質,減少結節的形成和復發。還可結合針灸、穴位貼敷、艾灸等外治法,內外兼治,協同增效。
·中藥內服
中醫將肺結節大致分為六種類型:風火痰瘀型、氣滯痰瘀型、陰虛痰瘀型、氣虛痰瘀型、血虛痰瘀型、寒濕痰瘀型。針對不同類型的肺結節,中醫有相應的治療方案。
風火痰瘀型肺結節
屬于外感風火之邪,郁于肺經,煉液為痰,痰阻氣機,血行不暢形成結節。多見于肺結節初起,或合并呼吸道感染急性期。
治療原則:疏風清熱,瀉火解毒,化痰散結,活血化瘀。
氣滯痰瘀型肺結節
屬于情志不遂(如長期焦慮、抑郁、易怒等),肝失疏泄,氣機郁滯,肺失宣降,津液停聚為痰,氣滯則血行不暢,痰瘀互結于肺而成結節。多見于情緒波動大、壓力大的人群中。
治療原則:疏肝理氣,化痰散結,活血化瘀。
陰虛痰瘀型肺結節
患者陰虛,或久病耗傷肺陰,或長期熬夜、勞累、吸煙,導致肺陰虧虛,虛火內生,煉液為痰,形成結節。多見于中老年人群、長期吸煙者或慢性肺病患者。
治療原則:滋陰潤肺,清熱化痰,活血化瘀,軟堅散結。
氣虛痰瘀型肺結節
患者氣虛,或久病耗氣,或勞倦過度,導致肺脾氣虛,濕濁內生為痰,血行不暢而成瘀,痰瘀互結于肺形成結節。多見于體質虛弱、易感冒、消化功能差的人群。
治療原則:益氣健脾,補肺化痰,活血化瘀,散結消積。
血虛痰瘀型肺結節
患者血虛,或久病失血(如月經量多、慢性出血),或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導致血虛不能濡養肺絡,血行遲緩而成瘀,聚而為痰,痰瘀互結于肺形成結節。多見于女性(尤其是月經量多者)、慢性失血或貧血人群。
治療原則:補血養血,化痰散結,活血化瘀。
寒濕痰瘀型肺結節
患者陽虛,或久居寒濕之地,或過食生冷寒涼,導致肺脾腎陽虛,寒濕內生形成結節。多見于體質虛寒、怕冷、易腹瀉的人群,或長期處于潮濕環境者。
治療原則:溫陽散寒,燥濕化痰,活血化瘀,散結消痰。
以上方案需根據患者具體體質、病程、癥狀及結節大小、性質,在專業中醫師辨證指導下確定治療方案,避免自行用藥。同時,肺結節治療需長期堅持,定期復查,監測結節變化,必要時結合西醫診療方案。
·外治法
針灸:通過刺激特定的穴位,調節氣血運行,疏通經絡,增強肺的宣發肅降功能,促進痰濕的排出,達到治療肺結節的目的。常用的穴位有肺俞、膻中、合谷、足三里等。
穴位貼敷:將敷貼貼于天突、大椎、中脘、涌泉等穴位,補益肺脾之氣、通行經絡的效果,輔助內服藥物,增強治療效果。
艾灸:利用艾草的溫熱刺激和藥效作用于人體穴位,溫通經絡,調和氣血,增強機體的陽氣。對于寒濕痰瘀型肺結節患者,艾灸可以散寒化痰,活血通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結節的吸收。
秋季養肺防結節妙招
飲食調養:潤燥為先
秋季飲食應以滋陰潤燥為主。通過食物滋養肺陰、緩解燥邪。優選潤肺食材,多吃梨、銀耳、百合、蜂蜜、山藥、蓮子,能直接滋養肺津,緩解口干、皮膚干燥。少食辛燥之物,秋季應少吃辛辣刺激(如辣椒、花椒、生姜)、油炸燒烤類食物,這類食物易生“燥火”,加重肺燥。適當增酸斂陰,可適量吃葡萄、山楂、蘋果等酸味食物,幫助收斂陽氣、滋養陰液,平衡秋季“收斂”的氣機。
起居有常:順應自然
立秋之后陽氣漸收、陰氣漸長,養生應以“收”為原則,可將作息調整為“早臥早起”。早睡以避夜寒,早起以沐秋爽,使心神安寧,肺氣清肅。晚上盡量在十點半前入睡,保持睡眠環境安靜和舒適。
適量鍛煉:強健肺功能
秋季不宜大量運動出汗,以免損傷肺氣。推薦溫和的戶外或室內運動,如快走、慢跑、太極拳、八段錦,以"身體微熱、少量出汗"為度,提高肺活量,增強肺功能。
穴位按摩:補益肺氣
搓鼻:用兩手拇指外側沿鼻梁、鼻翼兩側上下來回搓至鼻子旁的迎香穴,約半分鐘產生熱感,每天早上做1次。
摩喉:取坐位,頭向上仰,頸部伸直,張開手掌,虎口正對咽喉部,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至胸部。每天早上做1次,每次3-5分鐘。
情志調養:心情舒暢
中醫認為“肺在志為悲”,秋季萬物凋零,人易生傷感、低落情緒,過度“悲憂”會耗傷肺氣??赏ㄟ^“登高望遠”調節,或約朋友散步、品茗,或培養書法、插花等靜性愛好,讓心態平和,疏解不良情緒。減少過度思慮,可通過深呼吸、冥想放松身心,防止情志不暢影響肺氣宣發。
肺結節雖然常見,但并非不可防治。通過定期隨訪監測、健康生活方式、科學飲食調養和適當中醫調理,能夠有效管理肺結節健康。秋季作為養肺的關鍵時期,應順應自然,通過細微的日常調整,減少燥邪對肺的損傷,守護呼吸健康。記住,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如情況嚴重,請及時就醫。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