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看視頻
央視網消息:秋高氣爽,瓜果飄香。山東泰安肥城的十萬畝桃園迎來豐收,果農們正搶抓晴好天氣加緊采摘。

眼下,肥城桃園里的桃子已掛滿枝頭,其中,肥城壽桃單果平均重量可達500克,最大的超過1000克。今年春天,當地雖然遇到了倒春寒,導致桃子產量略有減少,但依托于及時的科學管理,品質好于往年。

現在,果農們正搶抓晴好天氣,穿梭在桃園中加緊采摘,剛剛采摘下來的桃子經過篩選后,便立刻發往全國各地,讓消費者能第一時間品嘗到新鮮的桃子。目前,肥城的桃子種植品種已經達到100多個品種,實現了四季有桃的生產模式,總規模達到10萬畝,總產量突破20萬噸。

廣西:瓜果飄香迎豐收 繪出秋收美麗畫卷
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在石縫間扎根的毛葡萄綴滿藤蔓,高山上的黃金百香果壓彎枝頭,勾勒出一幅豐收美景圖。

在一處處石頭山上,一簇簇紫黑透亮的毛葡萄掛滿藤蔓,宣告著豐收季的到來。村民們忙著把毛葡萄裝滿筐、運下山,筐里裝著的,是豐收的喜悅和期盼。目前,全縣11個鄉鎮共種植毛葡萄8萬畝,果樹經濟壽命可達二十至三十年,為種植戶提供長期的收入保障。

除了毛葡萄迎來豐收外,羅城縣的高山黃金百香果也在陸續采摘中。這里的黃金百香果果實飽滿、口感香甜,同時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氨基酸,深受消費者喜愛。

如今,這片千畝百香果基地年畝產量約3000斤,年產值超1000萬元,帶動周邊3個村160多戶脫貧戶就業增收。
新疆昆玉:向日葵迎豐收 “兩砍一插”節奏感十足
這幾天,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的新疆昆玉市的3.8萬畝向日葵已經成熟,獨特的“兩砍一插”自帶節奏感的采收方式,讓大地上充滿豐收的樂感。

這種節奏感十足的采收方式與向日葵獨特的生長方式有關,成熟的向日葵花盤低垂,采收時需要“第一砍”先將花盤砍下,“第二砍”再將株稈砍短,“第三插”把向日葵花盤向上插進株稈。經過幾天的充分晾曬后,花盤水分減少,籽粒更加緊實,這時再收進脫粒機完成脫粒作業,經過清選、去雜后發往加工廠。

當地依托日照時間長、氣候干熱的特點,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形成種植、收購、精深加工、品牌銷售為一體的食用向日葵產業鏈,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訂單農業模式,由收購企業為種植戶提供種子、技術指導和保底收購,既解決了銷售問題,又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
福建建甌:50萬畝錐栗迎豐收
金秋時節,福建省建甌市的50萬畝錐栗進入采收旺季,當地栗農搶抓農時進行采收、加工。

在建甌市水源鄉大源村,漫山遍野近50萬畝的錐栗樹迎來豐收,枝頭綴滿飽滿的果實。農戶們穿梭林間,熟練地采摘著成熟的錐栗。近年來,當地通過成立錐栗服務中心,聘請本地錐栗專家擔任科技特派員,給農戶提供科學種植、病蟲害綜合防治與施肥管理等指導,將技術服務送到田間地頭。

隨著錐栗的豐收,加工企業也忙碌了起來。在一家工廠記者看到,工人師傅們正在對錐栗進行分選、篩檢、加工,廠內一片繁忙的景象。
建甌市是我國錐栗的原產地和主產區,今年種植面積超50萬畝,預計產量約4萬噸,綜合產值突破10億元。因錐栗產業受益人口達23萬人,栗農人均年增收4000元。
江蘇南京:膏肥黃滿蟹正肥 大閘蟹集中開捕
秋意濃,蟹肥稻香。這兩天,江蘇南京高淳固城湖螃蟹集中開捕上市。據了解,今年,固城湖螃蟹總體長勢喜人,全區養殖面積達21.9萬畝。

隨著開捕銅鑼的敲響,20艘捕蟹船同時揚帆起航,駛向碧波蕩漾的蟹塘。蟹農們動作嫻熟地將沉甸甸的蟹籠緩緩起網,一只只體態飽滿、青背白肚、金爪黃毛的螃蟹被撈出水面,它們揮舞著雙螯,盡顯生猛活力。
在岸邊還設置了臨時展示區,分揀、稱重、扎蟹、裝箱、冷鏈運輸等環節一一呈現,完整展現了螃蟹從池塘到餐桌的全過程。其中,電動冷鏈車的亮相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助力綠色運營。

當地還依托微孔增氧、北斗導航無人作業等技術,搭建智慧養殖管理平臺,實現水質監測、設備操控、數據追溯全程數字化,讓科技與生態雙輪驅動,守護螃蟹品質。目前,南京高淳區螃蟹養殖面積達到21.9萬畝,基本形成了涵蓋苗種培育、成蟹養殖、加工運輸、電商銷售、文旅融合的完整產業鏈,從業人員超10萬人,總產值突破百億元,成為當地富民支柱產業。
山西芮城:6.8萬畝菊花迎豐收 村民采收加工忙
金秋時節,山西芮城縣的6.8萬畝菊花迎來豐收,村民們正忙著采摘,金色的菊花地里一派繁忙的景象。

在芮城縣學張鄉斜口村的菊花種植基地里,競相開放的菊花錯落有致、美不勝收。種植大戶尉淑菊今年承包了50畝菊花地,這幾天,正忙著分批對菊花進行采摘。

種植戶告訴記者,采摘后的新鮮菊花會立即送往村里的合作社進行加工處理,在標準化車間里經過晾曬、烘干、包裝等一系列流程后,就可以上市銷售了。通過精深加工,不僅能提高菊花的附加值,還能讓更多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增收。

近年來,芮城縣通過拓展種植面積、產品精深加工、推動農文旅融合等方式,打造“芮城菊花”品牌。目前,當地共發展菊花種植面積6.8萬畝,產值近4.8億元,直接帶動兩萬余戶菊農戶年均增收近2萬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