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貝爾格萊德10月3日電 通訊|鐵桿友誼和免簽政策帶動中國游客赴塞旅游熱
新華社記者張璇 石中玉 康逸
10月,塞爾維亞已進入深秋。在首都貝爾格萊德中國文化中心門前,兩座紀念碑嶄亮如新,鮮花錦簇。幾瓶已開封的酒、數張中國九三閱兵的照片、十幾面五星紅旗擺放在紀念碑四周,仿佛在訴說著中塞兩國人民的深厚情誼。
作為歐洲較早對中國游客實行免簽政策的國家,塞爾維亞近年來見證了中國游客入境人數持續走高。免簽政策及兩國之間的鐵桿友誼讓中國游客赴塞旅游熱度不斷攀升。
最先感受到中國游客赴塞熱潮的是旅行社、餐廳、酒店……
巴爾干悅知旅地接社總經理楊曉亮說:“我們推出的‘省心全包’團,‘十一’期間共排20個團,成團率超90%。”截至國慶節前夕,今年已接待超過180個來自中國的旅游團,約2600人次,平均每月接待超200人。
國慶節當日,塞爾維亞瀧鼎昇集團旗下餐廳、酒店人氣火爆。記者在餐廳看到,午餐時段,不少中國游客在排隊等位。記者查詢多個旅游應用程序,顯示該集團酒店全部房型已訂完。
瀧鼎昇國際旅行社總經理沈夏天告訴記者,今年“十一”黃金周,面向中國游客的餐飲包廂、熱門房型預訂率均明顯高于平日。“疊加中塞自貿協定生效與直航航線拓展,我們判斷該時段團隊與散客將呈‘雙高’特征。”
游客楊鋒與妻子及朋友一行四人于9月初從南京出發,經希臘和克羅地亞,于9月底到達塞爾維亞。“我們抵達時只需出示護照即可順利入境塞爾維亞。”楊鋒說,他在貝爾格萊德感受到物價相對適中,當地食物也符合中國人的口味。
南智峰是深圳一家企業的商務經理。他告訴記者,他從深圳起飛出發前往目的地,途經塞爾維亞。“塞爾維亞對中國免簽,我就想中途在這里停留一下。”南智峰說,他在塞爾維亞看到熊貓圖案、很多中餐廳和中國產汽車,倍感親切。
塞爾維亞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中國赴塞游客人數增長7.9倍。2023年,中國赴塞游客達9.2萬人次,較上年增長超過180%。2024年,中國赴塞游客超過15.6萬人次,較上年增長70%。2025年前7個月,中國赴塞游客達10.7萬人次,同比增長35.3%。
“對華免簽政策、直航以及在中國市場上的積極推廣等,使塞爾維亞成為中國游客公認的有吸引力、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塞爾維亞國家旅游局局長瑪麗亞·拉博維奇對記者說,中國游客平均在塞爾維亞停留約2.5天,為當地經濟作出重要貢獻。
塞爾維亞旅游和青年部表示,赴塞中國游客大部分選擇“跟團游”,近期自由行游客數量明顯增加,尤以年輕游客為主。同時,中國游客對當地文化、歷史和美食有濃厚興趣。
39歲的賈女士來自上海,她和丈夫自行預訂航班,并在抵達貝爾格萊德后選擇了“落地團”。她說,他們計劃游覽塞爾維亞、波黑和黑山。
賈女士說:“在塞爾維亞,可以通過建筑看到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塞爾維亞人對中國游客也很友好,很多小朋友主動和我們說‘你好’。”
拉博維奇說,塞爾維亞積極回應中國旅客訴求,通過完善中文服務、優化餐飲體驗、增加數字導覽等舉措,為中國游客提供更好的體驗。“未來,塞爾維亞將舉辦世博會,我們期待更多中國游客來塞爾維亞旅游。”
“今年‘十一’黃金周,貝爾格萊德的街角不時傳來中文對話,多瑙河畔的夕陽下能看到舉著手機拍全家福的亞洲面孔。”沈夏天說,“這種相遇很奇妙,仿佛兩個遙遠的國度,在秋日的陽光里輕輕握了握手。”(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