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當巴基斯坦中文教師納依木·可汗的歌聲從視頻中傳來,在新疆師范大學校園再次響起,閆麗的眼眶早已濕潤——這首《朋友》,正是當年中文課上閆麗教給留學生的歌曲。
2010年,巴基斯坦留學生納依木來到新疆師范大學學習中文。“那是我第一次來中國,之前在國內從未學習過漢語。”面對陌生的環境,他顯得有些拘謹。
“他學習很積極,總是坐在教室最前排。”時隔多年,如今擔任新疆師范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留學生系主任的閆麗,依然清晰地記得這個一直稱呼她為“媽媽”的男孩。

2012年,閆麗老師(左二)與納依木·可汗(左一)在烏魯木齊一處公園合影。(受訪者供圖)
2011年清明節,閆麗帶領學生們前往新疆一座烈士陵園掃墓。這讓納依木想起吉爾吉特中國烈士陵園——那里長眠著88位為修建喀喇昆侖公路而犧牲的中國建設者。他告訴閆麗,在巴基斯坦,他們也會去那里紀念烈士。
畢業后,納依木回到家鄉拉瓦爾品第,成為一名中文教師。
“老師,您還記得他嗎?”2024年,納依木的學生比拉爾(中文名小帥)來到新疆師范大學讀書。巧合的是,他的中文老師也是閆麗。當小帥拿出手機展示一張當年納依木與閆麗的合影時,閆麗又驚又喜,百感交集。

2025年9月10日教師節,學生們為閆麗(前排左二)送上鮮花,感念師恩。新華社記者 張瑜 攝
近年來,中文已成為巴基斯坦青年眼中的“機遇鑰匙”,中巴合作為兩國人民帶來民生紅利。“在巴基斯坦,學習中文意味著更多、更好的工作機會。我聽從納依木老師的建議,來到中國讀書。”小帥說,“未來,我或許像哥哥們一樣從事中巴貿易,或許當一名翻譯。”談及畢業后的打算,小帥眼中充滿希冀。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