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網消息:10月3日,全國多地景區繼續迎來客流高峰。各地依托獨特自然風光和深厚人文底蘊,打造多元化的旅游體驗,吸引游客紛至沓來。
新疆巴州:沙漠風光吸引游客紛至沓來

假日期間,在新疆巴州尉犁縣羅布人村寨景區,來自全國多地的游客在沙漠、胡楊以及湖泊間暢游,沉浸式體驗羅布人村寨的自然生態與歷史人文魅力。
河北邯鄲:“傳統文化+沉浸體驗”激發文旅市場活力

作為一座擁有3000年建城史的古城,河北邯鄲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內涵,打造沉浸式文旅體驗,主題演出備受好評,激發文旅市場活力。

在邯鄲市廣平縣,當地還推出“探秘古老苗彝非遺文化節”主題活動。
陜西岐山:傳統與現代碰撞 文旅體驗升級

在陜西寶雞岐山的中國·周原景區,當地將非遺展演、歷史情景劇與民俗體驗有機融合,通過傳統與現代的創意碰撞,打造了一場跨越三千載的文化盛宴,給游客帶來不一樣的文旅體驗。
湖北紅安:豐富表演形式日均演出超80場


在湖北省紅安縣,當地以“鐵血紅安 浪漫紅城”為主題,每天有80多場演出輪番上演。夜幕降臨,還有打鐵花、嫦娥奔月等節目表演,令游客贊不絕口。
重慶北碚:民俗活動點燃假日熱情

走出城市,去鄉村體驗民俗活動也是人們假期出行的選擇之一。在重慶北碚區的偏巖古鎮老街上,南來北往的游客同坐一桌,在一碗熱湯、一席家常中,感受“長街宴”的魅力。
廣東河源:文藝賦美鄉村吸引游客打卡

這個假期,“百姓說——我們的村晚”2025年全國“四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動在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下屯村舉辦。這場匯聚了當地客家文化、紅色底蘊、非遺展演、田間野趣等內容的晚會,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感受歡樂的氛圍。用文藝賦美鄉村,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四川大英:鄉村文藝“潮”表達

四川遂寧大英縣的各地村民也將生活和勞作場景融入舞蹈、歌曲、戲曲等藝術形式中,給當地居民和游客送上了一道節日的“文化大餐”。
上海:將莫高窟“搬”進城市 帶來別樣體驗

這個假期,位于上海靜安公園的“洞見220·敦煌奇境嘉年華”快閃店熱鬧非凡。走進這里,石巖壁裝潢著整個空間,讓人仿佛置身敦煌莫高窟。

江蘇啟東:用騎行打開假期生活

除了打卡快閃店,到戶外來一場騎行也是假期里不錯的選擇。在江蘇啟東,騎行愛好者們身著專業騎行服,穿梭于城市之間,一邊鍛煉一邊欣賞沿途美麗的秋景。
雄安圖書館成為文化新地標

有人到戶外游玩,有人選擇在城市里靜靜地讀一本書。這個假期,剛剛開館的雄安圖書館迎來“開門紅”。國慶假期前兩天,單日接待讀者人數均在1.5萬人次以上,成為雄安新區假期里的熱門文化地標。
樂享假期·博物館帶動文旅熱
這個假期,景區人流如織,文博、劇院等文化場所也成為熱門目的地。博物館中豐富的文物、劇院里精彩的表演都在積極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吸引著八方來客。
福建漳州:圓明園獸首領銜特展引發觀展熱潮



這兩天,“國寶歸來——圓明園獸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在福建省漳州市博物館掀起觀展熱潮,每天進館人數突破1.2萬人次。此次展出的是圓明園獸首、商周時期青銅器、北朝時期石刻佛像等85件珍貴文物,這些都是歷經曲折、自海外回流的國家瑰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圓明園獸首。七尊獸首中,牛首、虎首、猴首、豬首為珍貴原件,鼠首、兔首為復制件,馬首為仿制件。這些承載著民族歷史與情感的青銅器,曾長期流散異國他鄉,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通過競拍、捐贈等方式終得回歸。
江西南昌:借助科技手段“觸摸”漢代王侯生活


在江西南昌,漢代?;韬顕铱脊胚z址公園在傳統文物展陳的基礎上,借助科技手段推出“考古體驗+文物展陳”的組合模式,通過短視頻展播、VR虛擬現實、文創大賽、互動游戲等,讓游客既能體驗考古又能讀懂歷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