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拉薩10月4日電 題:綠電照高原——西藏奮力推進國家清潔能源基地建設
新華社記者劉洪明
9月下旬,西藏綠色電力首次跨區域輸送至上海,首筆滬藏跨區域綠電外送交易順利落地。此次交易電量為785萬千瓦時,預計可幫助上海減少2.41萬噸標準煤消耗,減排二氧化碳6.01萬噸。
從雪域高原跨越山河到達上海,綠電外送得益于西藏加速推進國家清潔能源基地建設,特別是新能源發展蹄疾步穩,電源和電網及時配套跟進。
“十四五”以來,西藏大力發展水電、光伏、風力發電,有效緩解冬春季節缺電狀況,經濟社會發展用電需求得到快速釋放。截至2024年底,西藏新能源裝機占比超過50%,已形成以新能源為主導的清潔能源體系。
今年7月11日,位于金沙江上游的巴塘水電站第3臺機組通過72小時試運行,正式并網發電,實現全容量投產發電。
巴塘水電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縣和西藏自治區芒康縣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是國家“十四五”重點建設的金沙江上游清潔能源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金上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支撐調峰電源。電站總裝機容量75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33.75億千瓦時,可滿足175萬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今年3月,西藏已建最大光儲發電站——華能加娃一期光儲電站并網發電。這一光儲電站位于山南市曲松縣加娃村,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裝機規模25萬千瓦,配套50兆瓦/200兆瓦時儲能系統。項目儲能系統可存儲白天多余的電能,在夜間連續4小時輸出20萬千瓦時電量。
10月1日,隨著1號風機葉片緩緩轉動,位于山南市曲松縣堆隨鄉的華電曲松堆隨風電項目正式并網發電。這是西藏2024年明確的保障性風電儲能項目中首個發電項目,也是中國華電在西藏首個投產發電的風電項目。
華電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西藏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華電曲松堆隨風電項目總裝機40兆瓦,安裝8臺5兆瓦風電機組,并同步配套建設8兆瓦/32兆瓦時構網型儲能系統。項目投產后每年輸送的清潔能源可滿足約4.5萬戶家庭的用電需求,相當于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7.44萬噸。
在西藏東部的昌都市邦達草原,20架銀白色的風車迎風旋轉,一組95米長的葉片每轉動一圈,就能發出9.5度電。這是八宿100兆瓦風電項目,平均海拔5050米,于2024年10月底并網發電,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的目標。
這座年發電量達2.23億千瓦時的風電場,可滿足約23萬人全年生活用電。其產生的電能并入昌都片區電網,保供當地電力需求。
“十四五”期間,西藏積極推進百萬千瓦級光伏基地和高海拔風電建設,有序推進“新能源+儲能”試點示范,裝機容量突飛猛進。與此同時,電網不斷向更加偏遠和艱苦地區延伸覆蓋,邁入了以500千伏為主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超高壓統一電網新時期。
“過去全縣就靠兩個小型水電站供電,經常停電,我們酒店燒柴油發電,負荷太小,帶不動電暖器,客人經常蓋三層棉被御寒。而且柴油發電費用是正常電費的3倍多。”西藏日喀則市薩嘎縣一家酒店的經理達娃說,“現在每個房間都裝了空調,住宿條件大為改善。”
2020年12月,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的阿里聯網工程建成投運,實現了建設西藏統一電網以及大電網對全區74個縣(區、市)與主要鄉鎮全覆蓋的目標。西藏供電可靠率達到99.6%。2024年西藏人均電力消費4404.8千瓦時,比2012年增長162.89%。
2024年12月,西藏拉薩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成投運,把超高壓電網網架延伸至用電負荷中心,推動了環拉薩500千伏主網架構建。
今年9月28日,青藏直流二期擴建工程正式投運,可將青海與西藏之間的輸電能力提高一倍,達到120萬千瓦。今后通過這條“電力天路”冬季送電入藏的電量可達到全西藏用電量的35%,有效解決西藏冬季枯水期缺電的問題。
隨著青藏聯網、川藏聯網、藏中聯網、阿里聯網4條“電力天路”先后建成,以及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西藏電力消費和經濟發展愈加活躍。數據顯示,2025年1至7月,西藏全社會用電量97.7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33%,增速位居全國第一。(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