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周夢凡 郭典)夜晚集市吆喝聲與直播間的點贊提示音交織,包裝鮮亮的“苕隊長”紅薯粉在攤位上碼放整齊,村支書陶澤武正忙著向顧客介紹產品——這是荊門市東寶區子陵鋪鎮七橋村探索“趕集+擺攤”銷售模式的生動場景。通過線下集市聚人氣、田間攤位拓渠道,這個曾經的傳統農業村讓紅薯粉從“農家土特產”變身“網紅爆款”,不僅實現銷售額節節攀升,更帶動上千畝種植基地、百余村民就業,成為鄉村振興的特色標桿。

東寶區子陵鋪鎮七橋村夜晚集市。通訊員供圖
“我們的紅薯粉零添加、純手工,煮出來晶瑩透亮,大家可以現場試吃!”在子陵鋪鎮“八角趕大集”的攤位前,七橋村黨支部書記陶澤武化身“推銷員”,熟練地為顧客沖泡紅薯粉樣品。自2024年七橋村紅薯加工車間投產后,他便帶領團隊探索“固定攤位+流動趕集”的銷售路徑,目前已參與鎮內外集市58場,足跡遍布荊門各個小區。

東寶區子陵鋪鎮七橋村夜晚集市。通訊員供圖
“以前村民挑著擔子走街串巷賣粉,現在我們抱團趕集,平均一場大集就能銷掉粉條800余斤?!碧諠晌浣榻B,通過“趕集日固定攤位+城區擺攤”的模式,七橋村紅薯粉實現“線下體驗+即時銷售”無縫銜接。線上線下聯動更讓“土味”變“網味”。通過“現場煮粉+工藝講解”吸引線上流量。今年以來,“苕隊長”紅薯粉線上訂單量同比增長120%,其中抖音直播間單場最高觀看量達2萬人次,帶動銷售額超0.5萬元。截至目前,全村已銷售紅薯粉70余噸,產值突破140余萬元。
紅薯粉產業的紅火,讓七橋村從“單打獨斗”走向“抱團發展”。通過“企業+共富公司+農戶”模式,今年以來,該模式已帶動全鎮9個村規模種植紅薯1360余畝,并預計將在收成后啟動集中收購,有效實現解決村民 “賣薯難” 的預期目標。如今,七橋村以一根根紅薯粉條串聯起種植、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不僅擦亮了“苕隊長”品牌,更探索出一條集產銷聯動、村企協同、線上線下融合為一體的鄉村振興新路徑。未來,七橋村將繼續深化產業融合,拓寬共富渠道,讓更多“土特產”走向大市場,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