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機解鎖新技能,單產提升助力糧食增產,這只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的一個縮影。在如今的現代化農業生產網絡里,只要大家想吃,市場有需求,從育種團隊到裝備制造企業,農民們就會聯手拿出一個個新菜單。
尋找身邊的“隱藏款”特產
眼下正是蔓越莓的收獲季,在黑龍江撫遠市的4200畝蔓越莓種植基地,打果機在水中穿梭,機械臂攪動間,蔓越莓果實脫離枝蔓。
新鮮果實收獲的同時,蔓越莓新品種繁育也正加緊進行。在撫遠市蔓越莓研發中心,科研團隊正在對搭載“神舟十六號”飛船返回的蔓越莓種子開展育種實驗。

撫遠市蔓越莓研發中心副所長 李峰:通過太空的強磁場、強輻射、微重力等環境來進行空間誘變育種,經過多次的太空及地面對比實驗,篩選出生長優、品質佳的株系。下一步我們要把太空種苗在大田進行實驗種植,選育出優良的蔓越莓種苗進行推廣種植。
云南鶴慶566畝的藍莓種植基地,再過一個月就要進入當地藍莓的集中采收季。這里種植的“南高系列大果藍莓”平均果徑達20毫米,比普通藍莓品種長5毫米,而且采收期可以持續到來年的4月底。
在廣西,這里的丘陵山地已成為牛油果的新家園。新疆的冷水湖里,規模化養殖的三文魚正穩定供應市場。
“十四五”期間,持續不斷科技創新,推動品種加快迭代升級,讓越來越多的優質農產品走上中國人的餐桌。
國產南美白對蝦、云南咖啡豆、新疆番茄醬……如今,這些來自本土的物產,正以優異的品質和更高的性價比與國際品牌同臺競技,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選擇。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 曹芳芳:最終的目的是構建一個結構更優、韌性更強、更可持續的中國特色的食物供給體系,奠定國家糧食安全和人民營養健康的基石。
神奇食物工廠
上線了
其實這些年,人們都會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就是食物的來源越來越豐富。如今,我們的食物來源更加多元,不僅僅來自耕地,還有森林、草原、江河湖海。
我國加快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
十四五以來,我國加快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去年年底,肉蛋奶等畜產品總量已經達到1.75億噸,比2020年增加2778萬噸,增長18.8%。我國人均肉類、禽蛋年消費量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024年,我國水產品總產量已經達到7358萬噸,這比2020年增長12.3%,水產品總產量持續36年居全球第一。 據專家測算,我國城鄉居民攝入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營養素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總臺央視記者 梁麗娟 王凱博 陳博 安徽臺 成都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