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約翰內斯堡10月14日電 (張茜)近期南非農業領域呈現出復雜而積極的發展態勢:第三季度農作物生產表現強勁帶動行業整體向好,同時面對國際貿易壁壘加速市場多元化布局;在政策引導與技術創新助力下,正逐步構建更具韌性的產業生態,但部分領域的結構性挑戰仍待破解。
生產格局分化,農作物成增長引擎
南非農業部最新《農業狀況評估報告》顯示,盡管行業發展不均衡,但多數領域已邁向有利增長路徑。作為貢獻全國3%GDP的重要產業,農業通過與加工、物流等領域的強關聯,在經濟中發揮著遠超占比的作用。
夏季谷物和油籽成為增長亮點,得益于充沛降雨與種植面積擴大,產量同比激增28%至近2000萬噸,延遲收獲雖推升短期增加值,卻也因供應充足對價格形成壓制。冬季作物在病蟲害與干旱影響下仍實現4%增長,小麥、油菜籽等品種產量保持穩定。園藝產業表現亮眼,柑橘、落葉果樹及釀酒葡萄產量均有提升,2025年柑橘預計迎來1.8億箱的創紀錄收成。
畜牧業則持續承壓,口蹄疫導致牛肉、乳制品行業屠宰量與胴體重量雙降,雖因玉米、大豆豐收使飼料成本降低緩解部分壓力,但生產者仍面臨高風險環境。不過豬肉與禽肉板塊受益于消費替代效應與短生產周期,收益略有增長。
貿易承壓轉型,亞洲市場成新方向
面對美國對部分農產品加征30%關稅的壓力,南非農業展現出較強適應性。南非農業部總干事穆克薩·拉馬索迪(Mooketsa Ramasodi)坦言,關稅已對柑橘、葡萄酒等出口品類造成沖擊,影響產業鏈穩定,潛在失業風險達8萬人。
但數據顯示美國并非核心出口市場,過去幾年其在南非農產品出口中占比僅4%—6.5%,而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Sadc)與歐盟占比分別達39%和25%。在此背景下,市場多元化戰略加速推進:2025年2月南非成功開拓菲律賓鮮食葡萄市場,該市場談判歷時十年,有望助力農民參與出口貿易;同時對越南柑橘出口、對華牛油果出口持續增長,通過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AfCFTA)對接亞洲需求的跨洲供應鏈正在形成。
KAL集團CEO肖恩·沃爾什(Sean Walsh)指出,關稅雖對夏威夷果、葡萄干等小眾高價值品類造成影響,但也加速了市場重構,南非正在南美及歐盟競爭對手的傳統市場中尋找新機遇。2024年南非農產品出口額達137億美元,2025年第二季度出口額同比增長10%、至37億美元,印證了多元化策略的初步成效。
政策聚焦包容,技術創新賦能升級
南非農業部長約翰·斯汀霍森(John Steenhuisen)強調,包容性已從道德要求轉變為增長與競爭力核心,在G20輪值主席國任期內,將包容性市場參與、技術創新等列為四大戰略支柱,推動政策轉化為實際產能提升。這一理念與近期農村發展研究結論相呼應,該研究指出政策需超越農業主導思維,通過職業培訓等拓寬農村居民發展機遇。
技術創新成為轉型關鍵動力。在農業推廣服務建立百年之際,南非加速數字化轉型,2020—2025年小型無人機市場年均增長22.35%,預計2025年規模達1.38億美元。中南農業技術合作成效顯著:夸祖魯—納塔爾省甘蔗種植區使用中國極飛科技無人機,單機日作業量達170公頃,遠超人工效率;林波波省部署的北斗衛星系統實現精準種植與災害預警,文達大學試驗農場經理庫塔瑪(Kutama)表示,這不僅是技術升級,更助力南非接入全球數字農業網絡。
多重挑戰待解,韌性發展可期
盡管前景向好,行業仍面臨多重考驗。園藝與葡萄酒行業受困于美國市場摩擦及出口多元化緩慢;農村發展中,年輕群體非農業就業意愿強烈,但受限于教育與技能短缺;不同地區農業發展制約因素分化,艾瑪斯社區缺乏生產資料,塔巴恩丘則面臨基礎設施與政策協調問題。
對此,政府與業界正協同應對:農業部聯合貿易部門與美國溝通關稅問題,同時通過“農民田間學校”項目新增260名農技人員;企業層面積極探索印度等替代市場,順應全球需求趨勢調整布局。斯汀霍森表示,南非農業具備韌性與開放視野,只要給予公平環境與清晰信號,生產者將推動行業持續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多元化市場布局深化、技術應用普及及包容性政策落地,南非農業有望進一步化解短期壓力,鞏固其在全球農產品貿易中的特色地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