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5日
是中國人民志愿軍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5周年紀念日
75年前
中國人民志愿軍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同朝鮮軍民一道浴血奮戰
歷經2年零9個月
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
19萬7千多名中華英雄兒女
獻出了寶貴生命
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和朝鮮人民一道共同抗擊侵略者。新華社發(黎民 攝)

1952年,在上甘嶺戰役中,中國人民志愿軍指戰員在炮火支援下,攻上537.7高地北山。新華社發

這是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一起歡慶戰斗勝利。新華社發

你可能聽過這些旋律——
歌聲里有“跨過鴨綠江”的高昂斗志
有“四面青山側耳聽”的磅礴氣勢
有“風吹稻花香兩岸”的家國共好……
今天
我們再次唱響英雄贊歌
在歌聲中回顧那段崢嶸歲月

山河已無恙英雄可歸鄉
志愿軍中
有楊根思、黃繼光、邱少云等
家喻戶曉的戰斗英雄
更有許多不為人知
埋骨他鄉的無名烈士
9月12日
第十二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
由我空軍專機從韓國接回
2014年至今
累計有1011位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
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安葬

2014年3月28日,禮兵護送覆蓋著國旗的437具志愿軍烈士遺骸棺槨進至棺槨擺放區。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2023年11月23日,第十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抵達沈陽桃仙國際機場。新華社記者 曹燦 攝

9月12日,第十二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這是志愿軍老戰士在沈陽桃仙國際機場舉行的迎回儀式上敬禮。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9月13日,禮兵在安葬儀式上鳴槍致敬。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70多年來
人民始終緬懷著他們
用自己的方式
獻上那一份思念

9月12日,第十二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這是空軍空降兵某部“黃繼光英雄連”官兵在沈陽桃仙國際機場舉行的迎回儀式上。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9月10日在沈陽拍攝的戶外電子屏。新華社記者 吳青昊 攝

2024年4月3日,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史榮升老人手指輕觸刻有父親名字的烈士英名墻。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9月10日,抗美援朝老戰士向烈士墓敬禮。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2024年4月2日,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少先隊員在沈陽市團市委主辦的清明祭英烈主題隊日活動上,向烈士墓敬禮。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今日中國
如先輩所愿
山河錦繡 國泰民安
您一定還記得——
當殲擊機梯隊劃破長空
當無人作戰方隊莊嚴行進……
這里
藏著對先輩的莊嚴告慰:
祖國無恙,吾輩自強!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裝備方隊接受檢閱。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觀禮嘉賓在天安門城樓上敬禮。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為什么戰旗美如畫,
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
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這是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安葬的部分志愿軍烈士肖像(拼版照片)。新華社發(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供圖)
75年過去
祖國不會忘記
人民永遠銘記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