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記者 張艷

長江的保護和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長久的牽掛。
2016年1月5日,在重慶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全面實施長江十年禁漁政策——這是漁業主管部門20年探索、魚類學家15年呼吁的結果。
4年多過去,禁漁成效幾何?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導,中國科學院武漢科普團團長張先鋒,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江豚為例,分享了從長江十年禁漁看長江大保護的顯著成果。

據他介紹,江豚僅生活在長江中下游干流以及鄱陽湖、洞庭湖地區,其朋友圈是長江魚類,也是其食物來源,但令人心痛的是:“上世紀60年代到本世紀初,長江四大家魚繁殖量減少了97%,部分魚類滅絕,江豚的數量從過去30年近3000頭減少到1000頭多一點,減少了2/3?!?/p>
如今,禁漁初見成效,表現在三個方面:魚類多樣性逐漸恢復,魚類資源量穩步上升,生態系統結構功能改善。
“‘豚丁’興旺!”張先鋒開心地說,在湖北石首天鵝洲保護區,江豚的數量已超過百頭,人工繁殖的江豚“淘淘”已年滿20周歲,先后產下了“二子一女”3個后代。同時,江豚的野化放歸研究也在扎實開展,經過兩年的野化訓練,2023年成功將4頭江豚放歸長江干流。
他還分享了湖北嘉魚縣陸溪鎮漁民趙世錦從“捕魚轉護魚”的故事。禁捕后,趙世錦擔任了縣江豚保護協會會長,積極投入到長江巡查、救助江豚的活動。
“這個小故事是長江漁民為長江大保護做出犧牲和貢獻的一個縮影。長江大保護永遠在路上。只要我們深刻領會并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我們就有信心、有能力永遠留住江豚的微笑,留住長江的微笑?!睆埾蠕h的呼吁,擲地有聲。
(圖片由極目新聞記者 李輝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