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記者 張艷

湖北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社會部負責人,中國新聞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節目獎、湖北新聞獎獲得者楊嵐,十多年一直關注著她的一群特殊朋友——擁有一張可愛藍面孔的猴精靈,“它們有專屬名字——神農架金絲猴,這是去年中國科學院命名的,作為獨立的管理單元被保護與管理?!?/p>

楊嵐回憶說,十多年前,神農架金絲猴并不常見。2013年她和團隊第一次尋訪金絲猴,和陪著他們的研究員一起走在森林中,研究員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噓,別動,別出聲!“我們甚至都不敢呼吸,生怕驚嚇到了金絲猴,它們就不出來了。”
去年,當楊嵐再次去神農架時,驚喜地發現:神農架金絲猴的家族不僅“人丁興旺”,更是“家業壯大”!“我們在不干擾不干預的前提下靜靜拍攝,這些小精靈們看見我們就立刻圍了上來,在我們面前上下打量,還有個小家伙直接拿起了我們的固定攝影機,玩起了自拍……”
楊嵐分享的一組數據讓人備感欣慰——
看家族成員:從2019年的1471只,增長到如今1618只(2024年6月公布數據)!短短幾年間,增添了147個新生命,這意味著,有更多的金色小精靈在神農架的森林里誕生、嬉戲;
看家族規模:從2019年10個種群,增長到11個種群!一個新的“金絲猴部落”在此建立,開啟了它們全新的生活篇章。
看家園面積:它們的棲息地,從354平方公里,擴展到了401平方公里!
楊嵐介紹,這些成果,都得益于湖北多年實施的系統性生態保護措施,比如,在神農架林區為金絲猴搭建了“專屬立交橋”,即架設在森林空中的“藤蔓橋”,其如同“生命之橋”,讓金絲猴之間愛情的種子得以在更廣闊的天地間播撒,從而讓其種群基因煥發新活力;運用“高科技守護神”即帶遠紅外感應的無人機進行航拍,又如同給整片森林進行精準的“CT掃描”,每一只金絲猴都盡在掌握,甚至通過采集它們的糞便進行DNA分析,達到科學管理、精準守護的目的……
“最重要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解!”楊嵐說,為了保護這片凈土,許多世居于此的鄉親們選擇了生態移民,搬離了神農架金絲猴生活的核心區域,開起了民宿和農家樂,吃上了旅游飯?!罢沁@種舍與得的智慧,換來了今天人與自然其樂融融的和諧畫卷。每一只跳躍的金絲猴,都在訴說著同一個故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圖片由極目新聞記者 李輝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