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值候鳥遷徙季,成群的候鳥棲息在漢江濕地。 (湖北日報通訊員 王曉紅 攝)
湖北日報訊 (記者祝兆林、通訊員周胤伍)金秋時節,湖北襄陽漢江國家濕地公園碧波蕩漾,斑嘴鴨、綠頭鴨、白骨頂雞等越冬候鳥成群結隊在水面覓食嬉戲。岸邊,襄陽市公安局森警支隊民警與漢江(襄陽段)濕地保護聯盟工作人員,采取空中無人機和地面巡邏相結合模式,排查清理非法獵捕工具。
襄陽市位于全國三大候鳥遷徙通道的中線通道上,每年10月份,東方白鸛、普通鸕鶿、斑嘴鴨、綠頭鴨、白骨頂雞等鳥類在北方繁殖后經襄陽南遷或定居襄陽越冬。
為了保護鳥類等野生動物繁衍棲息環境,襄陽公安按照轄區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候鳥遷飛通道的分布情況,將全市劃分為11個重點巡護區域,匯聚森警、治安、交警、技偵、網安及屬地派出所警力資源,構筑水陸空一體的立體防控體系,對不法分子實施精準打擊。
今年5月份,襄陽市公安局襄城區分局查獲一輛載有102只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黃胸鹀的私家車輛,但準備擴線偵查時,鳥群已向北方遷徙,犯罪團伙也“集體靜默”。通過分析黃胸鹀的遷徙規律,襄陽警方從8月中旬開始張網布控,摸清以王某為首的涉及珍稀鳥類獵捕、存儲、收購、運輸、銷售全鏈條犯罪團伙的組織架構和活動規律。9月份,民警在襄陽市東津新區某村現場抓獲正在交易的8名犯罪嫌疑人,解救黃胸鹀6000余只。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襄陽警方打造生態共治智慧平臺,打通與農業農村、生態環境、市場監管等多部門平臺數據壁壘,實現生態要素一屏統覽、生態風險智能研判、生態警務協同智治。同時與農業農村、自然資源、檢察院、法院等部門聯動共治,建立聯合救助、聯合執法、信息共享、線索通報、案件移送等機制,協同整治黑灰產業鏈。
襄陽市公安局森警支隊支隊長張幫華介紹,自今年7月公安部部署“平安原野—2025”專項行動以來,全市共偵辦涉野生動物案件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2名,強力打擊震懾生態安全領域違法犯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