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王佳文 通訊員謝威 楊帆)一摞摞現金從銀行柜臺取出,裝進書包交給接頭人,連續5次送出近120萬元的積蓄,換來的是聊天軟件上再也不會發來消息的頭像……今年6月,37歲的黃女士(化姓)慌張地向武漢經開區公安分局報警,稱她被網戀對象騙了。警方迅速展開偵查,抓獲多名犯罪嫌疑人。
今年4月,黃女士在網絡社交平臺結識一名陌生男子。聊天中,該男子溫柔體貼、善解人意,每天噓寒問暖,話題源源不斷,為黃女士提供了充足的情緒價值,很快取得黃女士的完全信任,雙方建立“戀愛關系”。期間,對方持續打造自己是“高富帥”并在國家機關工作的“人設”,營造常常“執行公務”的神秘感,令黃女士深陷愛河,欲罷不能。
同時,該男子通過觀察黃女士在社交平臺發布的生活細節,確定她是單身、有存款的普通女職工。5月,對方見時機成熟,開始炫耀自己“投資成功”,并稱有特殊渠道可以獲取高額回報。他向黃女士推薦了一個虛假的投資平臺,建議黃女士使用虛擬幣在該平臺交易。被愛情沖昏頭腦的黃女士沒有懷疑,決定進行期貨投資。
因男子謊稱自己是國家工作人員,不方便進行虛擬幣操作,他讓黃女士將現金通過特殊渠道換成指定的虛擬幣。黃女士于是按照“男友”要求,取出自己儲蓄賬戶中的現金。5月6日至23日,黃女士先后5次從銀行取現近120萬元,其中最大一筆38萬元。每次取現,黃女士都將現金裝在書包里,在約定的時間、地點交給“男友”指派的“接頭人”。
由于黃女士在短時間內頻繁大額取現,多次觸發銀行反詐預警系統,銀行柜員按規定對她進行了風險提示和反詐宣傳。但黃女士聲稱,她是用這些錢投資,對提醒置若罔聞。直到取出賬戶中的最后一筆錢,她都不肯相信自己被騙了。
第5次“接頭”后,黃女士試圖聯系“男友”,但對方不再回應,其社交平臺賬號的IP地址也轉移到了東南亞。黃女士這才幡然醒悟,向公安機關報警求助。
武漢經開區公安分局刑偵大隊接到報警后,立即展開調查。“接頭”現場及周邊監控視頻顯示,嫌疑人非常狡猾,每次都戴著帽子、口罩等掩蓋面部特征。民警分析海量數據發現,這是一個有組織的取現團伙,他們被海外“上線”招募,專門負責收取全國各地受害人的現金并轉交。
在警方緊密追捕之下,5次來漢取走黃女士錢款的6名嫌疑人落網?!罢{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錢款很快被轉給了他們的‘上線’并流向海外賬戶,但最大一筆38萬元并未轉走?!鞭k案民警張冀川介紹,“經進一步調查,這筆錢竟然是被另一個團伙從嫌疑人手中騙走了?!?/p>
武漢警方循線在浙江溫州抓獲這個“黑吃黑”團伙的成員。此時,38萬元已被揮霍一空,他們也拒不承認這筆錢款來自黃女士。由于沒有完整的錢款流向鏈條和證據,案件偵辦陷入困境。
后來,辦案民警對該團伙成員在各種社交平臺分享的炫富圖文進行細致分析,發現在一張照片中,有一摞未拆封簽的現金。通過倒查封簽上的信息,民警確認這筆現金來自黃女士取錢的銀行。鐵證如山,“黑吃黑”團伙不得不如實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實。
目前,案件仍在進一步辦理中,民警也正在持續追贓挽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