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近日,春秋航空宣布啟動“空嫂”專項招聘,面向已婚已育女性開放客艙乘務員崗位,年齡放寬至40歲,學歷要求為全日制本科及以上,身高162cm至174cm,無工作經驗限制。
消息一出,瞬間引發網友熱議:為何叫“空嫂”,不繼續叫“空姐”?

10月27日,春秋航空工作人員解釋稱,早些年在民航業內就有“空嫂”的提法,主要是為了和未婚未育應聘者進行區分,“就崗位工作性質、工作內容等而言,空姐和空嫂是沒有區別的,此舉旨在優化客艙服務,提升旅客出行體驗。”(據10月28日現代快報)


春秋航空此次招聘,一開始贏得了一片點贊之聲,放寬招聘年齡限制,招聘已婚已育女性,為那些因生育中斷職業的女性打開了一扇門,打破了空乘崗位“年輕貌美”的固有印象。
然而,將婚育狀況作為招聘條件,甚至用“空姐”“空嫂”的稱呼,根據婚育狀況來區分女性員工,不僅讓網友感到不適,更折射出職場中根深蒂固的偏見。表面上看,將已婚已育的女性稱為“空嫂”,好像是比“空姐”更親切、更成熟。實際上,這本身就暗含了將女性按婚育狀況分類的邏輯。
空乘員的核心職責是保障飛行安全、提供優質服務,與年齡、婚育狀況并無直接關聯。將“嫂”這樣家庭色彩濃重的稱呼,用成了職場稱謂,實際是用婚育狀況給女性分類、貼標簽,既不符合職業平等的原則,對員工個人隱私也是一種冒犯,容易讓公眾解讀出“女性是否婚育影響其職業價值”的潛在暗示。
將婚育狀況作為招聘核心條件,本質上是加強對女性職業能力的刻板印象。春秋航空認為已婚已育女性“在親和力上有優勢”“照顧嬰幼兒和老年旅客更有經驗”,看上去是贊美,細想卻存在諸多疑惑。
親和力與應急處置能力、溝通技巧一樣,是空乘員職業素養的體現,與婚育與否并無必然聯系。未婚未育的女性就必然缺乏耐心與照顧能力嗎?“生過孩子”的女性就一定“更會照顧人”?將職業與婚育狀況簡單地捆綁,矮化和簡化了職場女性自身的專業能力,不符合現代職場倡導的公平平等理念。
《婦女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在招錄(聘)過程中,除國家另有規定外,不得將限制結婚、生育或者婚姻、生育狀況作為錄(聘)用條件。春秋航空的初衷是好的,或許是為已婚已育女性提供就業機會,但以“專項招聘”的形式將未婚未育者排除在外,客觀上構成了對不同婚育狀況女性的差別對待。
航司可能有自己的考量,希望善用不同年齡段女性的優勢來提升服務質量,但要真正打破偏見、彰顯“她”力量,就應讓招聘回歸能力本位,聚焦于專業素質,而不是把“婚育”二字放在顯眼的位置。
社會的進步,不在于給女性貼上更多標簽,而在于一步步撕下標簽。婚育是人生的一種選擇和狀態,不應成為職業路上的門檻。只有當更多的用人單位,真正發自內心地平等看待每一位女性求職者,不因婚育狀況預設其能力,不因稱呼選擇傳遞偏見,職場才能真正成為女性施展才華的舞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