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道更換灰色垃圾桶,南苑街道原城管科原工作人員臧某某向某公司負責人提出“以次充好”的歪主意,套取資金27萬余元,其中21萬余元直接流入他的個人賬戶,被消費揮霍。
10月28日,《新華日報》發文介紹,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開展專項整治,系統治理垃圾管理領域“微腐敗”,截至目前已立案查處48人。臧某某就是專項整治揪出的“蟻貪”典型。
政知見注意到,文中提到的臧某某,是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南苑街道城市治理辦公室原工作人員臧維鈞。
此次通報指出,2019年至2023年,他在擔任南苑街道城管科工作人員期間,利用負責垃圾桶采購、垃圾亭房建設項目招投標、合同簽訂、驗收付款等職務便利,為相關公司項目款結算等提供幫助,從中收受好處。
2024年8月,臧維鈞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建鄴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同年11月,因犯貪污罪、受賄罪,他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

資料圖
垃圾分類是與群眾生活環境息息相關的“關鍵小事”,考驗著城市精細化治理水平。南京市建鄴區自2020年啟動生活垃圾分類以來,每年投入財政資金用于垃圾亭房建設維護與垃圾分類管理引導。
在推進過程中,問題也隨之涌現。
有的社區對垃圾分類指導員管理不嚴,拿著補貼卻“掛名不干活”;有的垃圾亭房選址不合理,居民爭議較大,成了“低效資產”;有的居民反映垃圾清運不及時,夏天異味較大。12345熱線工單顯示,2022年、2023年全區垃圾分類相關投訴量持續位居高位,其中垃圾清運類投訴占比近兩成。
2024年以來,一場聚焦垃圾分類領域突出問題的專項整治在建鄴區展開。
建鄴區紀委監委緊盯市容環境治理資金使用、垃圾分類小型工程建設和行政監管執法三個“維度”,循線深挖,快查嚴處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推動系統治理行業亂象。截至目前,已立案查處48人。
針對虛報冒領專項補貼、對清運公司監管不力、利用清運業務收受好處等突出問題,建鄴區紀委監委及時向相關部門單位提出紀檢監察建議,推動區街聯動深化模式機制改革,把垃圾分類從過去政府“大包大攬”改成市場化運作,由物業負主責。
如今,垃圾分類不再是政府的“獨角戲”,而是變成物業盡責、居民參與、社區協調的“大合唱”,為城市垃圾分類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針對案件暴露出的制度漏洞,在建鄴區紀委監委推動下,區城管局陸續出臺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獎補實施辦法等5項制度,規范垃圾清運流程,并對現有垃圾亭房建設開展專項評估。
為管好民生資金,所有獎補資金均納入“陽光惠民平臺”,每一筆錢的流向、發放對象都全程留痕,確?!板X花在明處、用在實處”;納入“陽光物業”廉潔單元建設重要內容,建立獎補資金“亮·曬”機制,充分保障小區居民知情權、監督權。
據介紹,整治以來,建鄴區區涉垃圾分類及清運的12345熱線工單量下降超20%,且無一起相關信訪舉報。
來源:政知見
出品: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