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客戶端訊(通訊員杜寒梅)在大悟陽平鎮一片剛完成收割的稻田里,幾臺打捆機正開足馬力作業,隨著機器駛過田間,殘留的水稻秸稈被清理撿拾起來收進機器尾部容器內,再擠壓捆扎后變成一個個結結實實的“金卷卷”從機器里“吐”出來。

陽平鎮陽平村的養殖大戶代啟明養了30多頭牛,草木茂盛季節牛群是在山上放牧,但是馬上將入冬,他正在發愁牛的過冬“口糧”問題怎么解決。同樣發愁的是余沖村的種植大戶樂大哥,他愁的是水稻收完后,秸稈怎么辦?燒了不僅污染環境,還違反規定,不燒又耽誤下季播種。正值兩邊都發愁犯難的時候,鎮農業中心給兩邊搭橋牽線,養殖大戶可以去種植大戶田里收集水稻秸稈作為牲畜飼料。就這樣,兩邊都解決了燃眉之急。

經過標準化處理的水稻秸稈草捆不僅便于運輸儲存,更能有效鎖住秸稈營養成分,是牲畜越冬的優質“面包草”,能有效降低養殖成本。
“一個草墩夠一頭牛吃一天,今年我打了1000多個草墩,家里的牛過冬的飼草就基本不愁了。”代啟明站在整齊碼放的草垛前,滿臉喜悅地算起了經濟賬,“過去秸稈沒處去,現在成了香餑餑。”

陽平鎮在做好秸稈禁燒工作的同時,積極探索秸稈回收利用的新出路,將全鎮范圍內的秸稈變廢為“寶”,打捆離田用作飼料,促進農民致富增收,更從源頭減少了焚燒隱患。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