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永順縣、貴州省匯川區、湖北省咸豐縣三地簽署《土司遺址保護利用十年行動計劃(2026—2035)》
湖北日報訊(記者魯騰、通訊員葉莉、廖祖英)10月29日,第五屆咸豐·世界遺產唐崖論壇在咸豐縣舉行。本次論壇恰逢唐崖土司城址申遺成功十周年,以“守護世界文化遺產 共鑄民族交融新篇”為主題,匯聚國內外多所高校、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路徑和方向。
論壇上,唐崖土司城址考古發掘系列報告和湘鄂黔世界文化遺產主題游徑發布。湖南省永順縣、貴州省匯川區、湖北省咸豐縣三地簽署《土司遺址保護利用十年行動計劃(2026—2035)》(簡稱:行動計劃),深化遺產保護、學術研究、文旅融合等領域的協作交流。
報告包含《唐崖土司城址調查與考古報告》(全二冊)、《唐崖石雕》圖錄、《唐崖土司城址周邊地區調查報告》等。三者互相補充,共約195.2萬字,構成一個完整的土司系列報告,力求多角度展示土司時期及前后一百年土司及周邊地區歷史文化的真實圖景。
行動計劃遵循“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要求,將對現有安防、消防、防雷設施進行提質改造,謀劃申報老司城遺址城墻加固、海龍屯本體保護、唐崖土司城址數字化展示建設等項目。將老司城衙署區、文昌閣、觀音閣遺址,海龍屯老王宮遺址,唐崖土司城衙署區內宅、大祠堂遺址等遺存納入考古發掘計劃。打造“中國土司遺產”品牌,推出“土司文化線路地圖”,拍攝“土司遺址”紀錄片或短視頻,擴大“海龍屯國際影像文化周”“咸豐·世遺唐崖論壇”等活動的輻射面和影響力,探索建立遺產“全開放”模式,輻射國內國際同類遺址,深化遺產價值及其載體的文化價值研究。到2035年,實現“土司遺址”保護管理基礎得到夯實,保護修繕水平得到提升,價值闡釋體系全面構筑,國際合作領域得到拓展。

唐崖土司城址——鳥瞰全景圖
2015年7月4日,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咸豐唐崖土司城址、貴州遵義海龍屯土司遺址組成的中國土司遺址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為中國第48處世界遺產。“土司遺址”反映了13至20世紀初期古代中國在西南群山密布的多民族聚居地區推行管理少數民族地區的政治制度。見證了古代中國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對西南山地多民族聚居地區獨特的“齊政修教、因俗而治”的管理智慧,這一管理智慧促進了民族地區的持續發展、有助于國家的長期統一,并在維護民族文化多樣性傳承方面具有突出的意義。
當前,咸豐縣正圍繞“一城一鎮一畫廊”的整體布局,全力推進國家文化傳承發展“專精特新”項目——唐崖土司城址保護與展示利用工程,打造集文物展陳、民俗演藝、戲劇演出與研學交流等功能于一體的土司文化專題博物館。同時,對標國家5A級旅游景區標準加快建設“世遺小鎮”。未來,這些舉措將共同構建集遺址保護、文化體驗、生態觀光于一體的復合型文旅空間,進一步釋放唐崖土司城址的文化價值與區域帶動能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