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余瑾毅 通訊員 李蓓 馬遙遙
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發展機遇,大力推進數字技術與醫療健康服務深度融合,在10月22日健康湖北縱橫談中,武漢市中心醫院黨委書記王衛華展示出數智醫療應用新場景:AI驅動的精準病理診斷、機器人輔助手術、電子病歷自動化生成……作為我省首家數智化轉型試點醫院,該院將冰冷的數據算法與熾熱的醫者仁心相融,在人工智能驅動的變革中,讓每個生命獲得更有溫度的守護。

創新驅動下不斷提升醫療技術水平。
“毫米級切口”改寫生命劇本,患者身心“輕裝上陣”
思:在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醫院如何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以患者為中心的精準醫療?
行:武漢市中心醫院聚焦醫學科技發展前沿,以微創化、精準化、智能化為抓手實現服務能級新跨越,一批核心技術、創新技術不斷突破涌現,切實筑牢患者生命健康防線。
八旬老人心臟“閥門”老化,通過TAVR手術(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在大腿根部打個小孔微創更換“心門”;給心房繪制一張精確的“電路分布地圖”,持續性房顫消融治療精準“安撫”失控的心跳;全省率先開展經支氣管鏡精準肺部腫瘤射頻消融術,用一根針“燙死”腫瘤;心腦血管同時堵塞,一站式介入手術“腦心同治”打通生命通道;引入AI“內鏡精靈”,協助醫生揪出隱秘的消化道早癌。以介入、內鏡為代表的內科診療技術蓬勃發展,助力無創破解各類急危重癥救治難題。
與此同時,醫院大力推進微創技術在外科領域的拓展應用,外科醫生僅憑一個小孔,毫厘間無痕切除病灶。從常見病、多發病到疑難復雜腫瘤,各類單孔腔鏡技術廣泛應用,并在AI智能輔助下帶來優質高效外科診療。
近日,醫院引進全新一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系統,將泌尿外科、婦科、肝膽胰外科、胸外科、胃腸外科手術精準度提升至亞毫米級,實現更小手術創傷和術后更快康復,為開啟精準醫療新篇章注入科技新動能。
專病中心重構醫療新生態,全程服務筑牢健康屏障
思:在國家“健康中國2030”戰略推動下,醫院如何推進醫療服務模式創新,為患者健康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行:在健康中國建設向縱深推進、醫防融合持續深化的新形勢下,醫院超前謀劃,通過專病建設、全程管理構建醫療服務新范式,為群眾健康保障夯實硬支撐。
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圍繞單一疾病,“多對一”診療已成為醫療服務新常態。“老糖友”足跟潰爛面臨截肢風險,經過糖尿病足專病中心多學科規范化綜合治療成功保足;九旬婆婆遭遇腸癌又合并多種基礎疾病,結直腸腫瘤專病中心多科通力協作微創手術解除生命危機;早在2023年,醫院打破學科壁壘,在全省率先推出16個專病中心,打造“以疾病為鏈條”的多學科一站式協同診療體系,多個科室、醫療組的專家緊密協作,精準施策,為解除疾病尋找“最優解”。
當前醫院正大力推進數智化健康管理,一系列新模式、新場景不斷落地延伸——從體重管理中心專注為肥胖人群實現診前、診中、診后一站式科學減重,到健康管理中心圍繞常見慢病、體檢人群等,提供集預防、診療、隨訪和干預于一體的全周期管理。一系列多元化、多層次健康服務不斷織牢群眾健康守護網。
數智醫療多場景覆蓋 打造湖北樣本
思:在AI的全球浪潮中,醫院的哪些創新實踐使未來數智化的醫療圖景已照進現實?
行:10月17日上午,在武漢市中心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診室里,AI語音病歷系統正智能識別醫患對話,問診結束后3秒生成含主訴、病史、檢查建議的標準電子病歷。據統計,該系統可幫助醫生平均每日節省約2.8小時,大幅提高診療效率。
作為湖北省首家數智化轉型試點醫院,數智醫療應用在該院已從“單點突破”到“全域滲透”。在數智化病理診斷中心,醫生調閱“一秒千片”,基層醫院遇到疑難病例實時遠程會診;在智慧藥房,取藥環節最快只需8秒;在數智化運營管理中心,通過與實體醫院對應的“數字孿生醫院”實現“一屏統管醫院,一鍵指揮全程”。
數智創新驅動下,醫院不斷以科技之力點亮就醫之路,為全國醫療數智化提供“湖北樣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