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播放視頻畫中畫
央視網消息:秋收時節,稻谷飄香。眼下,浙江臨安的晚稻迎來了收割高峰,在豐收的背后,這里還有著不一樣的“科技范兒”和“貼心服務”。

這幾天,浙江杭州臨安區太陽鎮太陽村連片金黃的稻田映入眼簾,幾臺收割機在田間忙碌穿梭,新收割的稻谷“登上”貨車,前往當地的農機綜合服務中心進行雜質篩除和烘干工序。農機綜合服務中心內,8臺大型烘干機正“火力全開”,服務范圍覆蓋臨安50%以上稻谷主產區。

為了讓這些“超級烘干房”能持續穩定運轉,當地供電部門建立用戶企業詳細清單,依托數字化管理平臺對全區農機服務中心實時監測烘干機功率、溫濕度等數據,電腦屏幕上的跳動的數字就像每臺烘干機的實時“心電圖”,24小時動態監測。

除烘干外,服務中心還提供稻谷代儲存、精米加工等服務。農戶可自主選擇將烘干后的稻谷直接售給合作企業,或委托加工成品牌大米銷售,實現從田頭到餐桌的閉環模式,既減少糧食損耗,又提升附加值。據統計,全鏈條服務可推動畝均綜合收益增長約15%。
黑龍江農作物收獲超2.3億畝 秋收基本結束
播放視頻畫中畫
據農情調度顯示,截至10月27日,黑龍江農作物已收獲超2.3億畝,占應收面積的99.2%,秋收工作基本結束。目前,各地正加速推進秋整地作業。

在佳木斯市郊區西格木鎮西格木村的大豆單產提升示范田,1580畝的大豆已經全部收割完畢,兩臺大型機械正往來穿梭、聯合作業,將大土塊打得細碎均勻。起壟機依托北斗導航定位系統,將土地整理成壟距一致、壟型飽滿、適合密植的大型田壟。

在北大荒集團查哈陽農場,深松整地機正進行深松翻埋、碎土等精細化操作,優化耕層結構,增強耕地蓄水保墑能力,實現用養結合,為后續農業生產奠定堅實基礎。
據了解,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指導各地細化技術路線和機具配套,強化技術指導,嚴格規范作業。截至10月26日,黑龍江省已整地1.12億畝,占計劃秋整地面積的97.5%。
山西昔陽:33萬畝玉米進入集中采收期
播放視頻畫中畫
山西晉中市昔陽縣地處太行山區,10月以來這里出現連續陰雨天氣。受天氣影響,當地33萬畝玉米的收割時間有所推遲。眼下天氣好轉,當地搶抓農時,調度各類農機設備,對玉米進行集中采收,現場情況如何?來連線總臺記者。

在山西省昔陽縣趙壁鄉的一片玉米大田,聯合收割機正在田間地頭往來穿梭,進行玉米的收割作業。這片地的面積大概有1萬畝,這是整個昔陽縣最大的一片平整的耕地。昔陽縣位于太行山區,山地丘陵的面積超過90%,有相當一部分的玉米種在坡地上的,當地的收割機也都是相對中小型設備,能夠適應當地復雜的地形。除此之外,太行山區的自然條件還給當地的農業生產帶來了哪些影響?

首先是山區的氣候更加冷涼。一年中無霜期更短,等到玉米成熟,收完了再種冬小麥,時間非常緊張,所以在當地普遍推行一年一熟,只種玉米。十月以來,山西省都遭遇了連續多日的陰雨天氣,對多地的秋收進度都造成了影響。但對于昔陽縣而言,因為沒有小麥搶種的需求,玉米的收獲相對沒有那么緊張。降雨天氣結束有一段時間了,但是玉米的收獲這幾天才剛剛開始,大家在等什么呢?一個是等地面干燥,這樣大型機械作業時不至于在泥濘中寸步難行;另一方面是因為連續的降水讓玉米的含水量增加,這樣機械收割時的損耗會更大,所以農戶們干脆先讓玉米在地里晾著,等自然干燥到一定程度,再進行收割。
觀察這些正在地里作業的農機設備就會發現,它們不會在收割時直接將玉米脫粒。農戶們告訴記者說,不是沒這個技術,而是沒脫粒的必要。昔陽縣所在的太行山區,秋冬季日照強、空氣干燥,還常有大風,可以說是自帶“免費烘干機”。所以,農戶們會選擇在院子里、廣場上把收來的玉米棒堆起來自然晾曬,來年開春晾好了再脫粒賣出去,就節省了機械烘干的成本。

每年春天賣玉米的時候,很多人家都不會全部賣掉,而是會留下一部分打成玉米面。玉米面可以說是當地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不光可以用來做各種面條、面點,還可以用來做成糊糊。特別跟大家推薦一種小吃,壓餅,它是用玉米面制作出來的,口感像薯片一樣,特別酥脆,從這些家常美食中就能感受到昔陽人對玉米的喜愛。根據農業部門的預測,今年昔陽縣的玉米秋收作業將持續到11月中旬結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