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記者 涂夢蝶
通訊員 田健
一個搪瓷杯、一臺海鷗相機、十余枚閃耀的軍功章……10月29日上午,一場特殊的捐贈儀式在武警湖北總隊武漢支隊執勤九中隊營區內舉行。3名抗美援朝老兵后代鄭重地將這些文物交到中隊戰士手中,“這些物件在家中是‘傳家寶’,在九中隊才是‘活教材’?!庇⑿酆蟠鷦⒗娺@樣說道。

捐贈儀式
受捐贈的武警湖北總隊武漢支隊執勤九中隊駐扎在東湖之濱,是東湖畔一道特殊的風景線。這支誕生于鄂豫皖蘇區的紅軍連隊,先后參加過紅軍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歷經重大戰斗150余次。1951年3月29日,連隊隨志愿軍入朝作戰,隸屬于十五軍四十五師一三四團三營八連,在參加樸達峰戰役中,獲“出國作戰第一功”錦旗。

“出國作戰第一功”錦旗
1952年秋,上甘嶺戰役打響。3.7平方公里的陣地上,美帝國主義出動飛機2700余架次,傾瀉炮彈190余萬發,炸彈5000余枚。在597.9高地保衛戰中,連隊官兵蜷縮在坑道里,斷水斷糧72小時,卻始終緊握鋼槍、堅守陣地,與敵激戰43個晝夜,殲敵1765人……一面嶄新的連旗,最終勝利插上上甘嶺主峰時,已經“傷痕累累”,布滿381個彈孔……此役,連隊榮立特等功,全連榮記一、二、三等功者共65人,他們就是赫赫有名的“上甘嶺特功八連”。志愿軍回國后,這支英雄連隊中的部分人員經過轉隸,最終成為武警湖北總隊武漢支隊執勤九中隊。

布滿381個彈孔的連旗(局部)
“八連是一支勇敢的連隊,這個是我父親,在我心里,他就是一位戰神?!眳⒂^九中隊榮譽室時,原八連連長李保成之子李鵬指著墻上的老照片驕傲地說。雖然父親是戰斗英雄,但其實,李鵬從未聽父親說過自己戰斗的故事,甚至在他記憶里,父親連記錄抗美援朝戰爭的影片也不忍觀看。直到后來,李保成回到九中隊進行宣講報告,李鵬才從父親的手稿中了解到那段英雄歷史的細節。
這一次,李鵬將父親在上甘嶺戰役中用過的搪瓷杯捐贈回九中隊,“這是我父親在坑道戰斗時用過的杯子,我十分不舍。”李鵬說,“但是我更希望現在的官兵們看到這些實物,能夠牢記過去的八連是如何在艱苦的環境下作戰,如何忠誠保衛祖國的。”
“如果父親知道我把這些徽章捐贈出來,他會十分感激,他會覺得我做得對?!碧岬礁赣H,劉利軍哽咽道。劉利軍是一三四團團長劉占華之子,他一直珍藏著父親參與華北解放、淮海戰役、抗美援朝等戰爭的紀念章,在他看來,父親從九中隊走出,他的獎章最終回到九中隊,這不是一種輪回,而是精神的傳承。

劉利軍捐贈的勛章和紀念章(部分)
“這13枚勛章和紀念章,分別代表了我們連隊在不同戰爭時期取得的成績和輝煌。這些革命前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勛章,不僅是我們中隊過去英勇作戰的見證,更激勵著我們新一代官兵繼續向前。”九中隊第28任指導員楊征宇說,“此次捐贈,讓我們的中隊的歷史更加立體,更加鮮明?!?/p>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