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鄲 通訊員 潘焱 李斌
10月26日,2025環洪湖馬拉松鳴槍啟程。7400名跑友穿行于碧波綠岸之間,用腳步丈量洪湖的生態之美。
自2023年底起,湖北全面打響洪湖流域水環境治理攻堅戰。經過一年多強力整治,洪湖“降磷退Ⅴ”成效持續鞏固,水質連續11個月保持Ⅳ類,總磷濃度明顯下降。這一湖清水背后,離不開湖北生態環境保護鐵軍的不懈攻堅。
省級統籌攻堅
為洪湖開出“生態體檢單”
湖泊治理,難在“九龍治水”、職能交錯。湖北的破題之鑰,正是從機制上打破壁壘、凝聚合力。
2024年7月,湖北高規格建立洪湖流域綜合治理省級推進機制,下設7個專項組和專家組,通過定期會商、協調聯動、工作調度制度,全面推進治理和督察問題整改。
推進機制辦公室設在省生態環境廳,承擔統籌協調各專項組、督促落實各項任務的“中樞大腦”職責。
列出問題清單、治理清單,是洪湖治理的關鍵所在。省生態環境廳牽頭制定了《深入推進洪湖流域綜合治理任務清單(2025—2028年)》,系統提出13類38項重點任務,清晰勾勒出未來三年的攻堅路徑。
水生態環境處,則成為運轉的“協調樞紐”,從組織會議、起草方案到一線調度,他們直面最繁重也最關鍵的環節。
“每一份方案、每一組數據,我們都嚴格卡緊節點、反復校驗。”在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副處長周薇看來,經手的每一份報告和方案都像是洪湖的“生態體檢單”。每一個看似微小的數字,都直接關系著“治療方案”是否對癥、施策是否有效、評價是否準確。
走遍每一個湖灣
只為洪湖綠岸映清波
治理的戰場,遠不止于方寸辦公桌,更在洪湖的每一個湖灣與波濤之間。
眼下,一張日益精密的水環境監測網正全面鋪開:84個監測點位,實現對入湖支流、關鍵閘口與跨界斷面的全覆蓋,為洪湖系統“把脈”。
作為洪湖部省聯合工作組和省級推進機制辦公室成員,省環科院“90后”研究人員陳鵬長期駐點洪湖。
“頭天晚上在超市買好干糧,第二天一整天都漂在湖上。”從盛夏到嚴冬,他和同事的腳步走遍洪湖的每一條河流,探索出獨具江漢平原特色的治水新路徑。
治理不斷深入,督導也在強化。省生態環境廳建立現場督導工作機制,下設2個督導組,常態化開展現場檢查與幫扶指導。每次督察后形成問題清單、提出整改建議,幫助一線解決實際難題。
治理初見成效,不能小進即滿。在“一年有起色”的基礎上,力爭早日實現“兩年見成效、五年大變化”,這群環保鐵軍繼續以腳踏實地的堅守、精準科學的策略,讓“洪湖水浪打浪”的生態美景常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