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文輝
通訊員 劉宇太 潘思明 謝杰夫
“零碳”的竹材料、能一鍵生成建筑景觀效果圖的設計平臺、適應多種復雜工況的便攜式智能焊接機器人……10月31日,由中建三局聯合舉辦的2025國際(武漢)智能建造產業博覽會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開幕,2萬平方米展區云集各類建筑最新科技。不少知名廠商跨界參展,包括華為、大疆和海爾等巨頭。
其中緣故,還要從本屆智博會的主題——發展產業互聯網,共建“好房子”說起。
1300個創新產品集中亮相
你能想象嗎?一棟三層高、總重量近千噸的大樓,完全用竹子建成。
在“好材料”展區,湖南桃花江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位是一棟淺黃色的竹材料建筑,而在湖南益陽,該公司還打造了一棟竹結構裝配式科研試驗樓。
“竹子有個外號——植物鋼鐵!”展區工作人員介紹,天然竹片經過熱壓膠合后,具有優良的力學性能,“普通混凝土蓋房子,要求抗壓強度達到30兆帕;竹質集成材的抗壓強度可達70兆帕以上。”
該工作人員說,竹材生長周期短、固碳能力強,是理想的綠色可持續材料,“竹產業有望成為下一個細分風口”。
智博會上,類似的新鮮玩意還有不少。舉辦方介紹,此次展會吸引全球13個國家及地區的企業參展,1300個創新產品集中亮相。
湖北聯投旗下7家單位聯合參展,集中展現品質住宅解決方案、綠色建造技術、智能建造裝備等創新成果。其中,城市運營公司自主研發“UI智慧城市綜合運營平臺”,以“一網”鏈接AI巡查、智能環衛車、垃圾滿溢監測等千余件智能設備,城市治理效率提升4倍以上。
“我們設置了7大展區,從材料、設計、施工到運維,在縱向上涵蓋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建三局相關負責人說。
跨界廠商瞄準好房子“周邊”
縱向到底,橫向不止到邊,還跨了界。
華為展示了一整套ICT(信息與通信)系統——智慧園區方案、智能建造技術、智能辦公方案,還有企業數字化轉型整體方案,助力建筑企業打通信息孤島,實現全流程數字化管理。
“建筑行業的轉型升級,不僅僅是技術上的,還應該是理念上的。我們希望和大家一起共探行業智能化新路徑。”華為核心服務商北京瑞德偉業總經理田文君說。
大疆帶來的是低空數字化監測系統。在智慧建造方面,這套系統能為工地安全、進度與質量提供量化管控;在智慧城市領域,能同時滿足水務、應急、交通、城建等多部門的常態化巡查與應急指揮需求,提升政務服務效率。
“我們在蘇州太湖建設了30臺無人機機場,無人機一鍵起飛、自動巡查,后臺自主識別水面漂浮物等情況。”大疆生態合作伙伴奇航信息科技總經理宋航宇說,這套系統全方位、立體“偵查”太湖水域,在水質監測、應急安防等方面作用顯著。
海爾展區以“AI生活 智慧萬家”為主題,重點展示三翼鳥品牌。“傳統智能家居是用戶適應設備,三翼鳥要讓設備適應用戶。”三翼鳥大客戶總監顧保軍現場演示:他說出指令:“小優小優,我朋友來了,歡迎一下”,系統瞬間識別并聯動燈光調至暖光模式、空調調整至26℃、音響播放輕音樂,營造出溫馨的會客氛圍。
“‘好房子’涉及智慧家居、綠色低碳、場景治理、適老康養乃至城市更新等方面,周邊市場廣闊,這也是最吸引跨界廠商的地方。”中建三局前述負責人說。
一項新設計增加三成銷售量
“好房子”對市場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今年前9月,湖北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6.2%,連續10個月保持正增長,展現出強勁的市場活力。其中,有政策助力的因素,“好房子”的表現也很突出。
位于光谷的中建壹品漢韻公館是武漢首個獲批備案的第四代住宅項目,也是省智能建造試點項目,容積率低至約2.3,得房率最高達109%,“相當于多得一間小書房”。
5月1日開始施行的國家標準《住宅項目規范》則明確,層高不得低于3米。漢韻公館的層高達到3.1米,令房屋更通透,吊頂造型、新風系統等室內精裝更從容。
目前,漢韻公館推出430套,已售340余套。今年“十一”假期,日均60余組客人看房,銷售20余套。
“絕大部分購房者是為了改善居住環境。”中建壹品負責人表示,項目的空中庭院最受歡迎,這個24平方米的陽臺錯層設置,擁有270度視野,能種綠植也能喝下午茶,擺脫高層住宅的“鳥籠式”感覺,許多客戶都是看中它而下定決心,“一個新設計,至少為項目增加了三成銷售量。”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以新需求引領新供給,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促進消費和投資、供給和需求良性互動。
“良好的居住品質正成為撬動市場的關鍵支點。”中建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設“好房子”是挑戰,更是轉型升級的機遇,中建三局將以此次智博會為契機,集聚上下游、相關產業等各方力量,共建一個跨行業的協同創新合作共贏產業生態,推動建筑產業互聯網構建,助力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促進行業轉型升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