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色浸染,雪域如畫。
10月29日下午,2025·中國西藏發展論壇“保護世界屋脊綠色家園”論壇在林芝市舉辦。來自科研院所、國際使團、高校及產業界的代表齊聚一堂,共話西藏生態保護成就,共謀綠色發展未來,共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藍圖。

牙買加駐華公使賈奎琳·貝爾在“保護世界屋脊綠色家園”論壇上發言。本報記者 巴桑頓珠 攝
論壇開幕前夕的實地參訪,為與會嘉賓提供了感知西藏生態的第一現場。10月28日,與會嘉賓赴魯朗高山牧場與林海參觀。車行山間,雪山聳立、河流澄澈、林海蒼翠,一幅“天藍、水清、地綠”的生態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

魯朗國際旅游小鎮鳥瞰圖。本報記者 劉楓 謝筱純 胡文 攝
這番壯美景象,正是西藏長期以來生態保護成效最直觀、最動人的印證。而這壯美景象的背后,是一系列扎實的數據與系統的保護工程在有力支撐:目前,西藏已建立47個自然保護區,全區50%以上的國土面積劃入生態保護紅線。這些切實的行動與卓越的成效,共同奠定了“西藏成為全球生態環境質量最好地區之一”的牢固根基。

2025·中國西藏發展論壇中外嘉賓在魯朗高山牧場參觀。 本報記者 王敏 攝
專題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西藏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總工程師多吉圍繞清潔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及推進凈零碳電氣化建設作了主旨演講,旨在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如期實現及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他說:“西藏清潔能源資源稟賦突出,我們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堅持綠色能源發展,并積極規劃清潔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戰略,助力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
本次專題論壇議題多元、內容翔實,既有頂層設計的戰略思考,也有基層實踐的路徑探索。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牙買加駐華公使賈奎琳·貝爾、中國工程院院士曹福亮、華訊方舟集團創始人吳光勝等嘉賓分別從生態系統治理、國際環保合作、科技產業支撐等多維度建言獻策,為西藏生態文明建設注入多元智慧。與會嘉賓一致認為,青藏高原作為“世界屋脊”“亞洲水塔”,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它的生態價值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與全球生態平衡。

羊湖美景。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林芝市墨脫縣原始森林的樹木。本報記者 王敏 本報通訊員 郎玲 攝
“生態富民”主題沙龍是本次活動的一個“亮點”。西藏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方江平,同濟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李翔寧,中國旅游研究院副院長馬儀亮等7位知名專家學者,圍繞如何將生態優勢轉化為民生福祉這一核心議題,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話,勾勒出西藏綠色發展的清晰路徑。本次沙龍構建了從“生態根基”到“規劃引領”,再到“產業實踐”的完整邏輯鏈,論證了西藏完全能夠走出一條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協同共贏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昌都市邊壩縣邊壩鎮普玉冰洞。本報記者 索朗旺久 攝
今天的西藏,正用實際行動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內涵,逐漸描繪出“生態優、產業綠、百姓富”的新西藏圖景,以堅定的信念與開放的姿態,為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貢獻著西藏智慧與西藏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