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八屆進博會農食產品展區,參觀者(左)在意大利食品與飼料出口促進會展臺咨詢。新華社發

第八屆進博會老撾展廳,工作人員邀請薩爾瓦多游客品茶。本報記者 范天培攝/光明圖片

觀眾在第八屆進博會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體驗智能眼鏡。新華社發

上海市寶山區張華浜碼頭,裝卸作業有序進行。張明偉攝/光明圖片
【進博會時間】
“很高興首次參加進博會,就作為展商落戶這里。”11月5日,第八屆進博會首日,作為進博會的“新面孔”,IFBH集團首秀即簽下千萬美元級投資意向,宣布正式落戶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并設立IF品牌中國區總部。
“我認為虹橋是我們進出口業務的關鍵之地,對于國際業務也是如此,很明顯選擇這里是正確的。”IFBH集團首席執行官龐薩科恩·龐薩克說。他透露,集團作為源自泰國的即飲飲料與即食食品企業,自2013年推出IF品牌以來,始終致力于將天然健康的泰式飲品帶入中國市場,并迅速成長為中國椰子水品類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品牌。2024年,IFBH集團全球營業收入達1.58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貢獻率超過92%,展現出強勁的市場號召力與品牌影響力。
“進博會是非常好的平臺,幫助我們向消費者推介我們的產品。未來,我們將以虹橋為戰略支點,整合研發、營銷與供應鏈資源,進一步拓展線上線下銷售網絡,持續推動產品創新與品牌升級。”龐薩科恩·龐薩克信心滿滿。
進博會持續舉辦8年來,搭建了中外企業交流合作的堅實橋梁,在貿易促進、產業升級、投資賦能等領域正產生深遠影響。隨著數智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進博會的溢出效應正從單一貿易領域向全產業鏈延伸,為大國市場與全球機遇的深度對接提供更廣闊空間。
從“展臺亮相”到“市場暢銷”,進博助力全鏈路突破
“中歐班列——進博號”4年開行10列,全程運行11000多公里,覆蓋歐亞多國,通過軌邊直提、滬港直通等創新舉措,便捷運輸進博展品;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打造展品變商品的“中轉站”,8年間推動5000余款進博商品流通、200余個海外品牌首展首店落地,實現上下游交易規模近600億元。
震坤行拿下兩屆進博會“首日首單”,累計簽約超50億元,借助進博會升級全球供應鏈、落地海外獨立站,加速國際化進程,打造工業品數字化供應鏈的“進博樣本”;紐仕蘭連續8年將進博會作為全球首發舞臺,依托貿易便利化政策縮短通關時間,從每周3000瓶增加到最高每周80000瓶,實現鮮奶銷量增長26倍。
虹橋品匯作為“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臺,通過保稅展示、直播基地打造、上海國際友城港建設等多元舉措,集聚全球9萬多款商品,平臺貿易額達360億元,虹橋B保進口額從2019年的4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35億元,增長7.75倍……
世界各地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在這里展示,與14億多人口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對接,激發市場、投資和產能;高度融入全球產業價值鏈的中外企業,在這里溝通、了解、合作,探尋創新方向,結出累累碩果。
濃郁的奶香飄過亞歐大陸,在第八屆進博會上,白俄羅斯百年乳企科布林黃油奶酪廠與上海寶山區廟行鎮簽約,把好吃的冰淇淋帶給中國消費者。今年早些時候,寶山區人民政府出訪團曾訪問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其間與科布林黃油奶酪廠股份公司初步接觸。進博會前夕,廟行鎮主動接洽,順利完成簽約。
進博搭橋,正持續為中外企業創造新的合作機遇。11月7日發布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溢出效應指數研究報告(2025)》印證了這一點。上海華夏經濟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李清娟告訴記者,專家團隊通過構建涵蓋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消費升級、產業轉型的多維度指標體系,客觀量化評價進博會溢出成效。數據顯示,從全國、上海、虹橋三梯度量化評估溢出效應,以2018年為基期,全國得分由基期的28.18增至2024年的67.04,上海由26.08增至66.56,虹橋由16.15增至82.75,年均增速分別為15.5%、16.9%和50.5%,均呈顯著增長態勢。
從“短期參展”到“長期扎根”,進博推動合作深化
三養食品2020年首次參展進博會,次年便在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設立貿易型總部,2024年中國市場規模達26億元,占集團全球總出口額近30%;永恒力連續八年參展進博會,零部件本地化率從51%提升至80%,自動化倉儲項目年均增長率超過50%……從采購商到參展商,從參展商到投資商,從投資商到“同行人”,進博會上,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
“進博會是中國持續致力于開放與創新的有力象征,也是我們向中國消費者推介最新產品與美容科技的獨特契機。”歐萊雅北亞及中國運營高級副總裁柏邁昂說。作為進博會的老朋友,也是快消品行業規模最大的參展商,歐萊雅已連續第八年參展。該企業負責人透露,上海靜安區成熟的產業生態、高效的政務服務與開放的市場氛圍,讓跨國企業得以快速實現“全球創新”到“本土轉化”的落地,這里“近悅遠來”的營商環境,正是企業持續加碼投資的核心原因。
今年以來,上海徐匯區加大“走出去”招商引資力度,陸續在德國、日本、美國、英國舉辦全球推介活動,搭建更多交流合作平臺,吸引眾多跨國公司高管來滬考察、擴大投資,更加高效鏈接國內外創新資源。記者了解到,徐匯區有30余家企業參展第八屆進博會,其中三分之二為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如嘉吉、默沙東、阿迪達斯、萬豪、麒麟、露露樂蒙、陸遜梯卡等。參展商不乏八屆“全勤生”,如3M、艾默生、安永、樂斯福、強生、樂高、宜家等,每年都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在上海青浦區委書記王平眼中,青浦作為進博會永久舉辦地,不僅是“6天”精彩展會的東道主,更是“365天”永不落幕的投資促進平臺、貿易便利高地、產業對接樞紐。從“展品變商品”的加速,到“展商變投資商”的深化,進博會的全球流量正高效轉化為青浦區發展的長期增量。
“青浦將始終秉持‘最懂企業、最懂企業家’的理念,精準施策推出一批‘真金白銀’的支持政策,打造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的一流營商環境,為企業和人才提供投資創業的沃土和舞臺。”11月6日,在進博會舉辦的青浦城市推介會上,王平如是說。現場發布的系列重磅政策、啟動的多元創新平臺,和簽約的一批重點合作項目,將眾多目光匯聚到共建“長三角創新樞紐”的藍圖中。
從“展會流量”到“消費增量”,進博促多方協同發力
“越辦越好”“常辦常新”的進博會背后,是服務保障的再完善、再提升,是溢出效應的再拓展、再放大。
記者從國網上海電力獲悉,本屆進博會實現100%綠色用能辦展。這已是進博會連續第三年全綠電辦展,“綠色”已成為進博會的能源底色。
值得一提的是,國網上海電力不僅滿足了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的全綠電辦展需求,還充分發揮進博會的示范效應,促進以參展企業為代表的上海廣大用戶的綠電消費。目前,上海11月單月綠電成交量突破10億千瓦時,創歷史單月新高,預計可減排二氧化碳79.8萬噸,有效推進綠色清潔發展。
作為進博會配套活動,第七屆上海國際仲裁論壇于11月8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論壇提出構建“全鏈條、一站式、國際化”的高水平法商綜合服務生態,為企業出海提供堅實法治保障與商業支撐。
本屆進博會期間,“虹橋海外發展服務中心”“虹橋國際人才服務中心”與“虹橋海外貿易中心”協同發力,為進博會參會企業和海內外客商提供現場服務和對接,相關專業服務機構也在現場駐點提供咨詢。
上海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管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孔福安介紹,希望形成“信息—對接—落地—賦能”的閉環管理,推動更多高質量項目在虹橋落地生根,激發投資促進發展動能。與此同時,聯動商業、酒店、旅游、文化等載體和資源,推出多元消費場景,線上升級“進博消費”地圖,線下推進“票根經濟”,支持新品首發、首秀,推動更多“進博流量”轉化為“消費增量”。
共享機遇、共同發展,進博會溢出效應的創新實踐,講述著“與天下同利”的生動故事,為“永不落幕的進博會”注入持久動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