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海關近日對外公布了一起特大走私成品油案件,與公安、漁業等多部門合作,打掉了一個從境外油源組織到境內銷售終端的全鏈條走私犯罪網絡,查扣涉案走私船舶8艘,查證走私成品油19.32萬噸,案值約16.46億元人民幣。
查證走私成品油案值逾16億元
這是今年4月在福建、浙江等多地同步開展的打擊海上走私成品油收網行動現場。福州和寧波海關緝私局會同公安機關聯合行動,在走私團伙的窩點和船廠、碼頭同時展開抓捕行動。

福州海關緝私局專案組主辦偵查員 藍景熙:這個團伙的核心成員福建人林某、浙江人鄔某和境外蔡某等共同合資,購買千噸級遠途運油船舶,從境外裝載柴油。這種船舶我們俗稱“大巴”。

據緝私人員介紹,所謂“大巴”,是指長期游弋于公海的大型外籍運油母船,每艘可裝載數千噸至上萬噸成品油,是成品油走私網絡中的核心樞紐,猶如漂浮在海上的“移動加油站”。
走私團伙在公海從“大巴”接載境外油品后,再通過船載量較小的“中巴”或者“小巴”進行多級接駁。由于這些“大巴”船舶身份隱蔽、行蹤不定,且多在公海海域活動,執法部門追蹤和取證難度極大,一直是打擊成品油走私的難點所在。

除了難以跟蹤、取證,走私團伙的資金脈絡也格外隱蔽,他們大量使用現金交易,掩蓋資金流向。團伙成員之間采取單線聯絡,走私活動窩點、碼頭甚至船上都安裝了監控,一遇風吹草動就立刻中止行動。這些都對打擊走私犯罪的法律適用和證據固定提出了全新挑戰。

福州海關緝私局專案組主辦法制員 陳川:我們組織專班深入研究,主動與檢察機關溝通,明確取證標準和法律適用口徑,為后期審訊和移訴奠定了堅實基礎。
全鏈條打擊成品油走私
維護市場安全
經過一年多艱苦的偵查追蹤,警方逐步掌握了整個團伙的犯罪證據,精準鎖定涉案人員及船舶動態,收網時機已經成熟。
福建、浙江兩地共出動警力200余人,分成40多個行動小組海陸并進,最終共抓獲犯罪嫌疑人37名,查扣涉案船舶8艘。
走私行為不僅嚴重沖擊國內成品油正常的經營秩序,更重要的是,這些走私成品油往往硫含量超標,質量不合格的油品一旦流入國內市場,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對車輛、船舶發動機造成損害,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近年來,海上走私團伙不斷變換手法,采取關閉GPS定位、涂改船名、設置油艙隔層等方式逃避查緝,形成“大巴-中巴-小巴”的多層級走私體系。

緝私部門始終保持對成品油走私“零容忍”高壓態勢,今后將持續強化重點區域巡查管控,重點打擊團伙走私犯罪,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和市場秩序。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出品: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