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在科爾沁右翼中旗調研,發現農牧戶收入主要靠出售牛羊,來源較為單一。在與當地干部群眾交流中,大家逐漸形成共識:發展脫貧產業,要把我們的傳統農畜產品更好賣出去;也要拓展其他好項目,多渠道增收、可持續增收。
產業對擺脫貧困的作用,從白銀寶家的變化可以窺得一二。
因地制宜發展適合的產業,才能讓脫貧攻堅的成果扎根。我們在調研時發現,當地群眾幾乎家家有院落,具備較好的發展庭院經濟條件。因地制宜創新政策,發放庭院經濟補助,調動大家積極性,有助于庭院經濟業態發展。
好的生態環境,才能讓脫貧產業的成果穩固。“牛羊吃不飽,地上不長草……”打破貧困與生態環境惡化的惡性循環,需要政策的支持。投入人力物力,把沙子治理好,農牧民的未來才有希望。事實證明,為防風固沙所種植的沙棘林增加了村集體收入。
可以預見,“十五五”時期,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脫貧群眾的生活將越來越有奔頭。
(作者為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本報記者翟欽奇采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12日 02 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