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林琳 通訊員 馬遙遙)在武漢市中心醫院楊春湖院區心血管內科病房的宣傳欄上,一棵特殊的“希望樹”正悄然生長。枝頭“掛”滿了五彩的貼紙,每一張貼紙,都承載著患者對手術成功的祝福、對康復的期盼,或是一句家屬的深情鼓勵。
“護士長,明天我就要做房顫手術了,請和我一起把我的心愿貼在希望樹’上吧?!?1月10日,武漢市中心醫院楊春湖院區心血管內科病房的患者林阿姨(化姓)邀請黃賢娜護士長和管床護士張夏純一起將自己的健康心愿貼在病區宣傳欄上一個大樹造型的泡沫板上。

患者邀請黃賢娜護士長和管床護士張夏純一起將健康心愿貼在”希望樹“上。通訊員供圖
56歲的林阿姨家住青山區,一年前開始出現心慌。近一周癥狀加重,林阿姨在活動了一下后感到心臟在一陣陣地亂跳,而且這種不適感休息后不但無法緩解還也越來越嚴重,她意識到不對勁,趕緊到武漢市中心醫院楊春湖院區就診。
經相關檢查,醫生診斷林阿姨患上了房顫。她平時心率正常的時候是70次/分左右,最快的時候可以飆升到160次/分。隨后,林阿姨被收入該院區心血管內科房顫專病中心住院治療。房顫專病中心的專家為她制定了心臟射頻消融術的治療方案。
在武漢市中心醫院楊春湖院區的心血管內科病房有一顆“希望樹”,患者或家屬在術前都會將自己對手術的心愿和健康的美好向往寫在一個心型的葉子貼紙上,然后貼在“希望樹”上。前日上午,林阿姨在貼紙上寫下“謝謝醫生護士的付出,希望手術順利,健康是福!”并邀請黃賢娜護士長和管床護士張夏純一起貼在“希望樹”上。

患者寫下的美好心愿。通訊員供圖
而這棵“希望樹”的萌芽,正源于護理人員對患者心理需求的細致洞察。心血管內科護士張夏純在運用敘事護理方法與患者交流時發現,一位76歲的冠心病老人雖經醫生多次溝通,仍對手術心存恐懼。張夏純在家屬交流中發現,老人并非對醫療技術存疑,而是因年紀大羞于表達對創傷性治療的心理恐懼。為幫助老人疏導情緒,她創新性地制作了這棵“希望樹”,鼓勵老人把心愿寫在“樹葉”上。簡單的儀式,讓老人逐漸放下負擔,順利完成手術。
“許多患者面對手術時,焦慮往往源于對未知的恐懼,‘希望樹’為他們將‘恐懼’‘擔憂’外化出來,從新的視角看待問題,,從而更有力量去面對?!秉S賢娜護士長解釋道,這一做法結合敘事護理的心理疏導,實現身體與心理的“雙心治療”。
如今,“希望樹”已在病區常態化推行。術前患者和家屬經過“希望樹”時,常會駐足寫下“手術順利”“早日康復”等祝福,而樹上日益繁茂的“樹葉”,也成了新入院患者的“定心丸”——既傳遞了病友間的鼓勵,也凝聚著醫患共抗病情的信念。
一紙心愿,滿樹溫情。這棵“希望樹”不僅承載著患者對健康的熱切向往,更是醫患同心、共筑健康的有力見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