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3、2、1,執行!”
今年6月14日,隨著一聲令下,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的高原腹地,金上—湖北特高壓工程幫果±800千伏換流站創下了世界上海拔最高±800千伏換流站紀錄,承載著清潔能源從川藏高原腹地奔涌向東的使命。
幫果換流站業主項目部副經理張鵬告訴記者,幫果換流站工程深入川藏高原腹地,面臨“地域空白區”“施工無人區”“技術創新區”三重建設挑戰,交流系統的帶電成功,標志著工程建設取得了階段性重要成果。
作為國家“西電東送”戰略的重要樞紐工程,金上—湖北特高壓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目前正在做投運前的調試工作,預計年底內正式投運,將金沙江上游豐富的水電及新能源資源高效送往華中地區,為中部地區提升綠色電力占比提供關鍵支撐。

在另一頭的阿壩州理縣米亞羅鎮海拔3620米山頂,一場“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里的高原鏖戰正在進行。這里是阿壩1000千伏特高壓變電站建設現場。
阿壩—成都東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是國家“十四五”電力規劃重點項目,全長371.7公里,連接阿壩、成都兩座特高壓變電站,串聯起阿壩、綿陽、德陽、資陽等四市(州)清潔能源資源與負荷中心。
阿壩1000千伏變電站新建工程業主項目執行經理陳雙告訴記者,工程計劃于2026年底建成投運,屆時可將川西地區豐富的水、風、光等清潔電能送至環成都城市群負荷中心,有力支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這是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地下廠房(2024年10月2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
“十四五”期間,四川電網累計投運超百項重點工程,建成省內省外“西電東送”主通道,清潔能源外送能力已從“十三五”末期的3060萬千瓦提升至6260萬千瓦。
西南石油大學光伏新能源現代產業學院副院長、教授于姍說,“十四五”以來,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加速,大型清潔能源基地布局更趨合理,跨區能源輸送體系日益完善,為能源結構優化以及東西部區域協調發展提供了支持。

這是2025年6月29日拍攝的“寧電入湘”工程寧夏中衛市光伏發電基地(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袁宏彥 攝)
特高壓,是國家能源的“大動脈”,也是清潔能源跨區域流動的“高速公路”,既解決了我國能源分布與需求的逆向矛盾,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更能提升國家科技競爭力,保障經濟與能源安全。
近年來,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白鶴灘—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等一條條“電力高速公路”連接起能源基地與負荷中心,為經濟社會發展“出力添綠”。

這是2024年10月21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二郎山上拍攝的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輸電線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劉湘釩 攝)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能源局局長王宏志表示,這五年,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優化,橫跨東西、縱貫南北、連通海外的能源基礎設施網絡更加完善,有力帶動了中西部地區資源優勢加快轉化為發展優勢,也為經濟大省挑大梁提供了堅實的能源保障,東部地區用能中,有40%來自“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北煤南運”等“能源大動脈”。
國家電網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家電網已累計建成投運“22交19直”特高壓工程41項,跨省跨區輸電能力超過3.7億千瓦,較“十三五”末提升了30%,已形成全球最大規模的特高壓輸電網絡。

這是在新疆哈密市拍攝的哈密南—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天山換流站(2023年11月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馮洋 攝)
面向未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作出一系列安排,明確建設能源強國。“西電東送”的故事仍將持續“上新”。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新聞發言人胡朝輝表示,“《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體系初步建成,持續提高新能源供給比重,推進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著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能源強國。我們將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做好各項工作,以高質量發展,為綠色低碳轉型與能源安全韌性提升貢獻自己的力量。”

統籌:吳煒玲
記者:楊華
編導:趙世蕓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