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東莞11月12日電 題:籃球之城的“潮玩范兒”
新華社記者劉揚濤、姚友明、許東遠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籃球男子成年組半決賽11日在東莞籃球中心開打,震耳欲聾的歡呼聲響徹球場。幾公里外的海德廣場上,12米高的“籃球女孩”勞拉雕塑下,不時有為之驚奇的游客駐足圍觀。籃球與潮玩在這里擦出了特別的火花。
勞拉(Laura)是東莞潮玩品牌TOYCITY(玩具城市)的原創卡通人物,其創始人鄭波2008年就進入玩具行業,主要從事各類玩具品牌的代加工。2020年,鄭波創立一家文化科技公司,勞拉是他們的首個原創形象。
“勞拉的人物設定是一位馬戲團演員,雖然頭上有傷,但是眼里始終閃著光。”公司行政經理郭遠斌說,“她象征的是一種勇敢、堅韌的品質,而這種品質又與籃球運動的精神契合,因此我們后來為她設計了籃球女孩的形象。”
2021年,身著運動服、手持籃球的勞拉雕塑亮相東莞,讓這一角色的人氣達到了新高度。勞拉的盲盒、手辦、毛絨玩具等商品,在上市第一年就售出超過500萬件。2022年,勞拉成為“東莞籃球形象大使”。2023年,公司拿到美職籃(NBA)官方授權,推出了十多款勞拉與美職籃球隊的系列聯名產品,包括勞拉身穿各隊隊服的盲盒、手辦等,總銷量超過20萬件。
勞拉的故事映射出東莞這座城市近些年的發展歷程——從世界工廠到創意之地,文化賦能是東莞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鑰匙”之一。
東莞的籃球文化底蘊深厚。改革開放后,大批人口涌入東莞的工廠企業,籃球成為工人們相互交流、排解壓力、慰藉思鄉之情的重要方式。“下班后去街邊打一場球,一天的疲憊就會一掃而空,工作的焦慮也能得到釋放。”38歲的街球手鄧丹說,他在2004年前后曾在東莞打工,“當時的東莞,各個工廠幾乎都組建了自己的籃球隊,通過比賽認識交流,有的甚至建立起商業上的合作。因此只要在個人簡歷特長欄中寫下‘打籃球’,就會大幅增加求職成功的幾率。”
隨著時代變遷,籃球運動也在逐步發展為一種潮流文化。2015年,鄧丹在東莞創立了耐撕街球(NICEID)品牌。“街球是一種新興潮流,在更鮮艷漂亮的球場上,年輕人用更炫酷的花式動作,更加自由地展現自我。隨之而來的是,人們也更愿意去為籃球的周邊商品包括服飾、文創等產品買單。”
全運會男籃賽場上,工作人員扮演的“喜洋洋”和“樂融融”在比賽間隙表演著倒立、翻滾等絕活,引得觀眾陣陣歡笑。吉祥物火爆出圈,其形象不僅在東莞街頭隨處可見,玩偶等各類紀念品更是銷售火熱,這些產品大部分產自東莞。
東莞擁有超過4000家玩具生產企業,全球動漫衍生品大約四分之一在這里生產。近年來,東莞更成為奧運會、世界杯等頂級世界大賽周邊商品的生產地,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卡塔爾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成都大運會吉祥物“蓉寶”等都來自東莞本土產業鏈。不僅如此,TOYCITY、拼酷等東莞原創潮玩品牌銷售數據和粉絲關注度均位居國產潮玩IP前列,產品暢銷海內外,使其擁有“中國潮玩之都”的稱號。
11月8日晚,位于勞拉雕塑旁的耐撕街頭籃球場上,鄧丹等街球手參加的一場街球比賽吸引了近萬名觀眾,伴隨球手在場上做出精彩動作,歡呼聲尖叫聲此起彼伏,一些球迷甚至特意從外地趕來,只為一睹心儀球員的風采,其火爆程度不亞于全運會。不遠處的商場里,X11、泡泡瑪特等潮玩品牌店鋪中同樣人頭攢動,與籃球相關的人物和產品受到歡迎。在東莞,體育和潮玩彼此擁抱,共同融入了人們的生活和這座城市的文化。
籃球之城的“潮玩范兒”,是創新發展的“范兒”,也是幸福生活的“范兒”。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