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崔逾瑜、通訊員項俊平)11月11日,湖北省種子集團以首期1111萬元,成功引進河南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自主選育的耐密機收玉米新品種“鄭單111”的技術使用權與經營權。
“鄭單111”的成功引進,為湖北省種植耐密機收玉米再添新力量。

據介紹,“鄭單111”是科研人員通過鄭5932與QB5725組配育成的優質綠色玉米新品種,聚合了母本高產耐密抗倒廣適與父本優質抗病耐高溫的優良基因,實現了產量、品質與抗性的協同提升。機收試驗結果顯示:“鄭單111”粗淀粉含量73.22%,粗蛋白質11.6%,容重達808克/升,各項指標均表現優異。在河南省玉米比較試驗中,平均畝產735.5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2.1%,展現出良好的綜合性能與應用前景。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副書記、副院長王強在簽約儀式上坦言,“鄭單111”的成功轉化,凝聚了育種團隊、管理團隊與推廣團隊的共同心血,也是該院科技創新體系與成果轉化機制協同發展的生動體現。
湖北省種子集團是中農發種業集團旗下一家有著40多年積淀的省級種子公司,主營水稻、玉米、小麥、油菜、大豆等農作物種子的國內外研發、生產、經營和推廣。其漢單777、漢玉919、漢玉122、漢玉133、京漢1086、農發188、漢甜76等雜交玉米新品種在各級區試和展示示范中表現突出,為提高湖北自育良種市場占有率作出了突出貢獻。

作為“國家隊”的一員,湖北省種子集團面向國家需求,與嚴建兵教授團隊圍繞“用戶出題”“聯合答題”“市場判題”聯合攻關,展開高蛋白玉米轉育科研合作。目前,該集團高蛋白玉米新品種在省內外的推廣面積超過100萬畝。
據介紹,湖北玉米品種推廣在經歷了以中穗大穗品種為主、中穗品種快速提升兩個階段后,率先全國實現了從稀植大棒向矮桿耐密的轉型,目前正進入矮桿、中小穗、高密度品種快速覆蓋的新階段。
“此次科技成果在湖北落地,展現了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巨大潛力。”湖北省種子集團總經理邵仁學表示,這是省種子集團從省外引進的第三個玉米品種,也是成交價最高的品種。集團將充分發揮市場網絡與推廣優勢,加快新品種的布局推廣,彰顯農業科技的巨大市場價值。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